中国企业信用公共服务平台

巴彦淖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信用+”模式赋能营商环境优化与诚信体系建设

发布时间:2025-01-14|来源:巴彦淖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巴彦淖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深化诚信建设为核心,聚焦市直机关工委提出的“领航共建 诚信争先”行动,创新实施“体检式监管、服务型执法”模式,通过构建全面、高效的诚信体系,有效提升了市场经营主体的诚信意识与营商环境质量。

“信用+便捷服务” 加速经营主体成长经营主体成长

一是优化“个转企”流程。按照“高效办成一件事”原则,整合登记、印章刻制等七大环节,实现线上多事项集成办理与线下专窗特色服务的无缝对接。通过“一窗受理、一张表单、限时办结”模式,显著加快了烟草零售个体工商户向个人独资企业的转型速度,打造了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一体化政务服务新生态。目前,全市经营主体总量达19.4490万户,同比增长8.92%,展现出稳健的发展态势。二是推进“多报合一”改革。与人社、商务等多部门协作,实施企业数据填报“一件事”改革,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统一接收并分发年报信息,实现了“一次填报,多方共享”。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提高了年报的准确性和企业满意度。

“信用+创新监管” 优化资源配置与效能

一是实施动态“标签式”管理。建立涵盖39大类、148个标签项的“标签式”管理体系,已标注经营主体43054户,为19余万户经营主体建立了信用档案。打破数据壁垒,为差异化监管提供坚实支撑。二是建立信用风险分类系统。构建了46个信用风险分类模型,确定了11268户经营户风险等级,有效提升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监管资源的优化配置。

“信用+联合惩戒” 强化失信约束与信用修复

一是开展失信行为专项整治。针对未年报、严重违法失信等行为开展专项整治,将2户食品生产企业列入严重违法失信黑名单,并实施多领域禁入措施。同时,多渠道曝光失信主体,提高了信用监管的威慑力。二是信用修复服务全面升级。推行《行政处罚决定书》与《信用修复告知书》“两书同送”机制,已送达3386份次,指导3157户企业完成信用修复。通过“线下+线上”双通道修复模式,实现了材料齐全“即申即办”,提升信用修复效率,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信用+金融服务” 拓宽融资渠道服务拓宽融资渠道

聚焦信用服务提升,推广个体工商户“蒙信贷”,积极推广信用贷款产品“蒙信贷”,不断扩大覆盖面和提升普惠性,截至10月31日,全市“蒙信贷”申请个体工商户604户,申请贷款额度总计38394.03万元。银行授信通过288户,批准贷款授信额度16351万元,其中批准贷款授信额度100万元以上33户(批准贷款授信额度500万元两户);贷款申请正在受理164户,申请贷款额度9832.02万元。建设

“信用+品牌建设” 提升市场竞争力提升市场竞争力

积极推动“蒙”字标认证,实地调研走访19家优质农畜企业,精准帮扶8家企业通过“蒙”字标认证,25家企业荣获市长质量奖。创建“放心消费示范单位”146家、“放心消费示范街区(商圈)”7个。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树立了质量领先的品牌形象。下一步,巴彦淖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继续深化“信用+”模式,探索更加包容审慎的监管方式,以高效的服务和严格的执法,持续打造公平、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贡献力量。

文章高级搜索
 
信用报告 信用修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10-56200836

13240083111

在线客服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