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宁县卫生健康局积极探索职业卫生“服务+监管”新模式,实施差异化分类监管,开展中小微企业帮扶,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强化宣传引导。组织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连续两年举办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培训班,培训企业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86人次,邀请职防专家进企业开展宣讲活动,大力开展线上线下宣传培训,切实提升了企业职业健康管理能力,增强了劳动者职业健康意识。
规范涉企检查。试点推行职业卫生分类分级监管,依托“云行健”系统,将企业按职业病危害风险分为甲、乙、丙三级,对甲类企业减少干扰,优化营商环境;对乙类企业常规抽查;对丙类企业提高检查频次,强化监管。实施“综合查一次”、“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等行政检查措施,减少检查频次,有效降低了行政检查活动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
加强帮扶指导。针对我县中小微企业较多,职业卫生管理能力薄弱的问题,我们制定“一企一策”帮扶方案,实行“一对一”帮扶,指导20户企业开展职业危害因素识别、职业病危害申报、健康档案建立等,帮助企业完善管理制度,排查风险隐患,提升职业卫生管理水平。
推行柔性执法。推行“教育引导、限期改正、逾期处罚”三步法,按照《职业卫生初次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情形清单》,对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初次违法行为且危害轻微的职业危害企业,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优先指导企业自查自纠,限期整改,并提交《初次轻微违法行为改正承诺书》,限期内完成整改并验收合格的免予处罚。对拒不整改或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进行行政处罚,并公示信用信息,增强了行政处罚警示震慑作用。
宁县卫生健康局通过落实柔性执法、分类监管和精准帮扶等服务型执法措施,进一步规范了企业职业卫生管理行为,提升了监管效果,帮扶企业全部完成职业病危害申报,劳动者健康检查覆盖率提升至95%,企业满意度达90%以上,执法公信力显著增强。
下一步,宁县卫生健康局将持续优化服务型执法模式,扩大职业卫生分类监管覆盖面,探索“智慧监管+信用激励”机制,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