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信用公共服务平台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西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9-12-20|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西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赣府发〔2019〕21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现将《江西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2019年12月2日

  (此件主动公开)

  江西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对培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推动我省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有关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服务发展、促进就业为导向,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优化学校和专业布局,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以办人民满意职业教育为宗旨,优化资源,激发活力,增强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的获得感。

  (二)总体目标。用5-10年时间,全省职业教育基本实现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人才培养由主要对外输出技术技能人才向主要服务江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转变,建成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国家职业教育和培训改革创新先行示范区建设,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大改革大发展,全面提升职业教育质量,为我省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资源支撑。

  (三)具体指标。 

  全面落实职业教育国家标准。到2022年,全省职业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建成10所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及30个特色专业(群);建成10所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及50个特色优势专业;10所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完成向应用型转变,新增一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型试点;开展分段式职业教育本科人才培养试点。培育认定一批产教融合型企业。认定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100家左右,力争建设10个左右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双师型”教师(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的比例达到50%以上,建成20个省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100个省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成覆盖全省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从2019开始,稳步推进“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以下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本省就业率达到60%以上,专业对口就业率70%以上,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达到80%以上。

  二、主要改革任务 

  (一)健全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1. 巩固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地位。稳步扩大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规模。统筹安排高中阶段招生计划,利用全省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电子化管理平台规范招生行为。高中阶段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和在校生数与普通高中教育的比例不低于45∶55,县级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学位数配比不低于4∶6。

  加强设区市级统筹,对接区域产业需求,整合中等职业教育资源,优化学校布局和专业结构。继续推进中等职业学校达标建设,到2022年,全省中职学校全部达到国家相应设置标准。加强县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充分发挥县级中等职业学校学习中心作用,建成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面向当地各类学习群体,以中等职业学校为主体,兼具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技术培训与推广、扶贫开发培训、义务教育学生职业启蒙、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社区教育等综合功能的办学实体。

  2. 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发展高质量的高等职业教育,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赣鄱工匠、能工巧匠,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积极开展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

  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办法,增加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招生计划,扩大中高职衔接培养和中高职贯通培养的招生规模,进一步完善高等职业院校单独招生、技能大赛获奖选手免试升学等管理办法。到2022年,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比例达到35%以上,中高职衔接培养比例达到15%以上。建立面向社会人员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管理办法,积极招收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往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等群体接受高等职业教育。

  扎实推进“江西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和优势特色专业建设计划”,重点建设引领改革、支撑发展、特色鲜明的10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50个优势特色专业。积极参与国家高职院校“双高”计划,培育若干特色鲜明、国内一流、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根据高等学校设置制度规定,将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纳入高等学校序列。

  3.完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根据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系统规划与完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鼓励有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开办应用技术类型专业或课程。突出类型特点,强化职业教育属性,积极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发展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研用结合为途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加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

  试点中等职业学校与应用型本科、职业本科高校“3+4”分段培养,试点高等职业院校与应用型本科、职业本科高校“3+2”分段培养,完善高等职业院校与普通本科高校联合培养四年制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到2022年,应用型、职业本科高校招收中高职毕业生的比例达到20%以上。

  服务军民融合发展,做好面向现役军人的教育培训,落实定向培养直招士官政策,推动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向军事人才培养开放。

  4. 开展高质量职业培训。落实职业院校实施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按照“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的要求,面向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开展职业培训。建立以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和行业企业为实施主体,以政府补贴培训、企业自主培训、市场化培训为主要方式,资源充足、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方式科学的培训组织实施体系。鼓励和支持职业院校承担政府补贴性的职业培训项目。

  围绕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我省“2+6+N”产业发展规划,推动职业院校在技术技能人才紧缺领域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完善激励政策,支持企业大规模开展职业培训,鼓励规模以上企业建立职业培训机构开展职业培训,并积极面向中小企业和社会承担培训任务。

  鼓励技术技能人才持续获得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职业培训证书,引导和支持企业等用人单位落实相关待遇。对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按规定落实职业培训补贴政策。

  (二)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 

  5. 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建立政府相关部门、行业企业、职业教育机构等多方参与的职业教育工作协调机制。完善技术技能人才供需信息发布平台。2019年起,编制并定期调整江西省急需紧缺职业(工种)目录,引导职业院校科学合理设置专业。

  支持有较强代表性、影响力和改革意愿的城市、行业、企业开展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在积极参与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建立江西省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对通过认证的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试点企业兴办职业教育的投资符合条件的,可按照投资额的30%抵免企业当年应缴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

  建立接收学生实习实训成本补偿机制,规模以上企业按职工总数的2%安排实习岗位接纳职业院校学生实习。

  6. 推动校企深度合作。职业院校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不断创新合作内容和形式。

  健全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紧密融合的创新生态系统,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活力。完善职业院校收益分配机制,公办职业院校通过校企合作、技术服务、社会培训、自办企业等项目所得扣除必要成本外的净收入,可提取最高不超过60%的比例追加单位绩效工资总量,在分配时重点向参与校企合作等项目的人员倾斜,民办职业院校可以自行确定分配比例。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研究开发等项目中获得净收入、股份或出资比例的分配,按国家和我省有关规定执行。支持职业院校对获得国家及国际职业技能竞赛三等奖以上奖项的选手和主要指导教师按照国家和我省有关规定予以奖励,奖金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外单列管理。职业院校教师和学生个人拥有知识产权的成果,可依法依规在企业作价入股。企业应当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责任,利用资本、技术、知识、设施、设备和管理等要素参与校企合作。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技术研发中心、产业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职业技能竞赛集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可按规定享受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

  7. 强化校企协同育人。抓住全球产业发展、国内产业升级的新机遇,主动参与供需对接和流程再造,推动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相适应,实质推进校企协同育人。借鉴“双元制”等模式,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建立省级现代学徒制工作体系。支持企业和职业院校联合建设产业学院和企业工作室、实验室、创新基地、实践基地,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联合开展招工招生、专业建设、实习实训、质量评价、科研攻关等工作。普及推广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和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符合职教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趋势,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推进虚拟工厂等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普遍应用,遴选一批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

  8. 建设一批高水平实训基地。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充分调动各级政府、企业、职业院校和社会各方积极性,建设一批资源共享,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为一体的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高标准建成国家职业教育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

  紧紧围绕我省航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中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统筹多种资源,打造一批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推动政府、企业、学校合作开发共享。鼓励企业在联合职业院校开展技术攻关、技术改造等技术服务项目时,配套建设服务企业员工和职业院校学生的生产性、高水平、专业化实训基地。鼓励职业院校建设或校企共建一批校内实训基地,服务重点专业建设,提升校企合作育人水平。探索包括PPP模式(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在内的多种方式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或兼具生产、教学功能的专业化实训基地。创新实训基地运营模式,并借鉴国际国内先进经验,提高规划和管理水平,为社会公众、职业院校学生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企业提升人力资源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9. 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招聘和职称评聘办法,将企业工作经历、技术等级列入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教师招聘、职称评聘条件。自2019年起,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相关专业教师原则上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特殊高技能人才(含具有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人员)可适当放宽学历要求,并允许其在入职后取得教师资格证,2020年起基本不再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聘。在职业院校实行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以直接考察的方式公开招聘。支持职业院校按规定聘用在技能大赛中获优异成绩的技术能手担任专业教师。

  对于职业院校引进的行业企业一流人才或具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管理专家、科技人才、技能人才,可按照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平均薪酬水平或按照项目工资制、年薪制合理确定薪酬。建立健全职业院校自主聘任兼职教师的办法,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职业院校教师双向流动,允许企业经营管理和技术人员与学校领导、骨干教师相互兼职兼薪。

  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建设20个左右省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每年至少1个月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落实教师5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定期组织选派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赴国外研修访学。支持职业院校探索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教师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教学。创建一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100个省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文章高级搜索
 
信用报告 信用修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10-56200836

13240083111

在线客服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