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督促企业自觉履行生态环境保护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潍坊市生态环境局诸城分局积极深化环境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模式,对诚实守法企业“无事不扰”,对违法失信企业“重拳出击”,让企业真正感受到了环保工作“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的差别待遇。
一是制度领跑,激活绿色动力。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诸城市市场主体公共信用评价管理办法》,是诸城市针对企业出台的公共信用评价管理的首个地方性规范性文件,也为今后规范开展环境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提供了坚实的制度支撑。在信用评价和分级分类方面,将企业环境信用划分为诚信守法、轻微失信、一般失信、严重失信四个等级,并在环境信用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公示,让企业贴上“环保身份证”。自2021年以来,诸城市已纳入参加环境信用评价的企业有449家,根据动态评价结果,目前环保诚信守法(AAA级)企业193家,环保轻微失信(AA级)企业55家,环保一般失信(A级)企业201家。
二是服务提质,便企高效快捷。以“信用利企”为着力点,将企业在环评审批、排污许可、环保专项资金管理、推荐评先评优等方面的优先待遇与环境信用评价成果相关联,为诚信守法企业打造宽松舒适的经营环境中,让违法失信企业“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对环保诚信守法(AAA级)企业,优先实行一对一代办服务,积极开辟绿色通道、容缺受理、简化程序等;对环保轻微失信(AA级)及以上的企业优先推荐表彰奖励,在同等条件下,实行优先受理、快速审批;对环保一般失信(A级)企业,在行政许可、评先评优、政策补贴等方面,慎重考虑其环境违法违规行为。
三是监管创新,异化信用约束。结合环境信用状况采取差异化的监管措施,多渠道释放“信用利好”信号,营造正向激励的社会氛围。对符合“环保诚信守法企业”“环保轻微失信企业”相关条件的企业,积极纳入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清单内企业日常监管方式以非现场监管和“双随机一公开”为主,做到“无事不扰”。同时对正面清单进行动态管理,按年度进行增删并向社会公布。截至目前,全市有纳入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的企业52家。对“环保一般失信企业”,适当加大抽查检查力度和频次,依法依规采用包容审慎监管,督促完善内部环境管理制度。对于因受行政处罚等导致信用受损的企业,在其积极履行处罚义务、完成整改后,竭力帮扶企业进行环境信用修复,使“改过自新”的企业能及时从受限名单中“脱身而出”。2022年以来,共指导315家企业完成环境信用修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