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信用公共服务平台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西省高铁经济带发展规划(2019-2025年)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9-10-10|来源:江西省人民政府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西省高铁经济带发展规划(2019-2025年)的通知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现将《江西省高铁经济带发展规划(2019-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2019年9月12日

  (此件主动公开)

  江西省高铁经济带发展规划(2019-2025年)

  目 录

  前 言

  第一章 规划基础

  第一节  发展基础

  第二节  机遇挑战

  第三节  战略意义

  第二章 总体思路

  第一节  指导思想

  第二节  基本原则

  第三节  战略定位

  第四节  发展目标

  第三章 空间布局

  第一节  空间结构

  第二节  功能分区

  第四章 顺应高速铁路新时代,完善基础设施体系

  第一节  构建内联外畅的交通网络

  第二节  建设一体衔接的高铁综合枢纽

  第三节  增强能源有效供应能力

  第五章 蓄集两轴驱动新动能,构建现代产业集群

  第一节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第二节  建设高铁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第三节  发展现代绿色生态农业

  第四节  增强产业创新能力

  第五节  加大承接产业转移力度

  第六章 塑造高铁经济新业态,促进全域旅游发展

  第一节  整合开发沿线旅游资源

  第二节  打造高铁旅游精品线路

  第三节  完善旅游综合配套服务

  第四节  打响高铁旅游品牌

  第七章 发挥高铁通道新优势,提升双向开放水平

  第一节  对接融入国家重大战略

  第二节  加快建设开放平台

  第三节  拓展对外开放空间

  第八章 创新城乡融合新模式,建设高铁新城新区

  第一节  科学引导高铁新区新城建设

  第二节  推动高铁新区与中心城区融合发展

  第三节  辐射带动乡村振兴

  第九章 建设绿色生态新长廊,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第一节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第二节  构建高铁绿色廊道

  第三节  加强生态环境联防联治

  第十章 建立协调推进新机制,助推高铁经济带建设

  第一节  强化高位统筹协调

  第二节  完善统一市场体系

  第三节  加大政策支撑力度

  第四节  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前 言

  高速铁路正在极大改变时空,深刻影响要素配置方式和区域经济地理格局,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物质载体和要素通道。高铁经济是以高速铁路为基础,以高铁场站为核心,联动快速铁路、普速铁路以及高速公路等多种交通方式,推动沿线城镇交通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发展、城乡融合一体、生态环境共治共享,实现新时代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兴路径和模式。

  到2020年,江西省将形成沪昆高铁(江西段)和京九高铁(江西段)一纵一横高铁主骨架。积极抢抓江西进入高铁时代的历史机遇,依托两大高铁通道以及合福、厦渝等高铁网络,加速资源集聚、要素流动、动能积蓄,加快建设高铁经济带,支撑大南昌都市圈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引领带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区、赣东北开放合作发展区、赣西转型升级发展区协同发展,强化江西“十字形”生产力布局主骨架,构建承东启西、纵贯南北的内陆双向开放大通道,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本规划以沪昆高铁经济带和京九高铁经济带为重点,发挥高铁通道的集聚辐射作用,联动沿线城镇发展,在全省形成核极聚集、轴线拓展、全域辐射的高铁经济发展格局。规划期为2019-2025年,远期展望到2035年。

  第一章 规划基础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三五”以来,江西进入了高铁时代,高铁成为驱动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对内对外双向开放合作持续深化。未来一段时期,我省高铁网络密度和水平还将进一步提升,为打造高铁经济带奠定良好基础。

  (一)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近几年来,江西经济增长势头强劲,持续运行在中高速增长区间,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2个百分点,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方阵”,保持全国前五、中部第一的发展态势。经济总量跃上2万亿元新台阶,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GDP)达21984.8亿元,在全国排位由2012年的第19位前移到第16位。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全省三次产业由2012年的11.7∶53.8∶34.5调整为2018年的8.6∶46.6∶44.8,新旧动能加速转换,产业向中高端加快迈进,2018年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工业比重分别达33.8%和17.1%,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二)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不断优化。

  随着沪昆、合福高铁的开通以及京九、厦渝高铁的推进,高铁的“同城”效应和“集聚”效应不断显现,江西正在加快优化全省区域发展格局,提出了“一圈引领、两轴驱动、三区协同”的区域发展新格局,以更高水平融入国家战略,提升江西在全国区域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南昌都市圈是以南昌为核心,以高速公路1小时为半径的融合一体发展的城市圈,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区具有苏区振兴的特殊政策优势,赣东北开放合作发展区是江西对接长三角的前沿阵地,赣西转型升级发展区是全省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未来一段时期,江西将以大南昌都市圈为引领,以沪昆高铁经济带和京九高铁经济带为驱动轴,协同发展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全面振兴发展区、赣东北开放合作发展区、赣西转型升级发展区,形成层次清晰、各显优势、融合互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三)快速交通网络进一步健全。

  沪昆高铁的开通结束了江西没有高铁的历史,昌赣、赣深、昌景黄等高铁加快建设,昌九、常岳昌、长赣、昌福等铁路前期工作加快推进。2018年全省铁路运营里程4134公里,其中时速250公里及以上高速铁路运营里程917公里。2019年底将达1315公里,基本形成“一纵一横”高铁主骨架。此外,江西已实现“县县通高速”,构建了以南昌为中心,国、省道为骨架,纵贯南北、横跨东西、覆盖全省、连接周边的高速公路网络体系。2018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5931.4公里,形成省内4小时、省际8小时经济圈。“一干八支”机场布局加快建设,宜春明月山机场、上饶三清山机场等建成运营,南昌昌北国际机场旅客运输量连续两年突破千万人次。

  (四)内陆双向高水平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北上”“南下”“东进”“西出”的双向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开放大通道进一步贯通,全面对接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承东启西、连通南北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对外投资市场由传统非洲、东南亚扩展到欧美,对外投资行业由单一矿产开发向多产业链延伸。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2018年外贸出口2224.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25.7亿美元,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往来全覆盖。重大开放平台建设取得突破,拥有国家级新区赣江新区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省级开发区等103个,国家级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示范地1个;打造了南昌综合枢纽、九江水港、赣州内陆港等重要支点,承接大物流集散、大产业集聚、大商贸活动等平台功能有效释放。区域合作交流进一步深化,赣浙、赣湘、赣粤、赣京等跨省合作深入推进,赣浙边际合作(衢饶)示范区启动建设。

  (五)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等保卫战取得明显成效,一批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成效显著。绿色生态优势持续巩固,划定了“一湖五河三屏”生态保护红线,建立各级自然保护区159处,保护面积106.33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4%。全省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提升,国土绿化、森林质量提升、湿地保护修复等重大生态工程全面推进,成为全国唯一实现“国家森林城市”设区市全覆盖的省份。2018年,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3.1%,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92%,空气优良天数比例88.3%,万元GDP能耗、水耗分别下降4.8%和5%。

  第二节  机遇挑战

  新时代开创中部地区崛起新局面将带来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习近平总书记明确了中部地区崛起的“八大任务”,中部地区崛起势头正劲,中部地区发展大有可为。未来一段时期,中部地区崛起将成为我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成为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挑战的重要举措。江西是中部地区重要省份,具有承东启西、连通南北的独特区位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江西要“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在推进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并提出了“五个推进”的更高要求,为江西加快建设高铁经济带注入了强劲动力。

  国家战略实施带来的叠加效应将为江西建设高铁经济带提供重要的政策机遇。当前,“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将极大地促进国内生产力布局向内陆腹地拓展,为江西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一带一路”重要节 点和国际货物集散地带来重大机遇。长江经济带以及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深入推进,将推动加快建设完善“八纵八横”高铁路网,极大拉近江西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经济圈的距离,加速人才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流动,放大集聚扩散效应。

  进入高铁时代的江西将重塑生产生活空间。高铁建设将加快生产与研发的专业化分工,各类企业研发中心、科研院所将加快向中心城市布局,产业将向高铁沿线的中小城市布局,生产网络、研发网络将形成协同联动。高铁建设也将逐渐改变江西省内通勤模式,县级行政单元可达性将得到普遍提升,南昌、赣州等省内中心城市将与周边重点城市构筑起“半日生活圈”,并不断催生新的交际圈、旅游圈、工作圈。

  高铁时代的来临也将带来一系列挑战。高铁在缩短城市间时空距离、加速城市间生产要素流动的同时,也会造成生产要素借道而过、集聚作用减弱的问题,甚至还将引起省内人才、企业、资金、技术等要素流失。同时,随着贯通江西的高铁线路增多,大量企业将会在沿线地区优先布局,形成新的产业集聚区,农村向城市、小城市向大城市的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将会给高铁经济沿线地区的城市交通、社会治安、医疗卫生等社会治理,带来新的压力和挑战。

  第三节  战略意义

  打造高铁经济带,是江西加快构建“一圈引领、两轴驱动、三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的必然要求,是对接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的必然选择,是江西实现“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的必要路径,有利于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有利于在更广范围更高效率整合要素资源,促进人才、技术、信息、资金等要素在高铁经济带充分流动,促进沿线经济要素互补共享,加速同城化、区域一体化进程;有利于完善区域经济总体布局,带动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和城乡发展差距,加快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加强生态共建和环境同治,深入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加快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有利于发挥江西承东启西、连通南北的区位优势,推动内陆双向高水平开放,全面对接融入国家战略,不断提升江西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

  第二章 总体思路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十四届六次、七次、八次全会重大决策部署,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首要战略,以沪昆高铁和京九高铁为主骨架,以合福、厦渝、昌景黄和赣瑞龙等铁路为依托,以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集群集聚、区域合作开放、城乡融合发展、生态共保共治等为重点,充分发挥高铁促进核极聚集、轴线拓展、全域辐射的联动效应,加快建设全省“五纵四横”高铁经济通道,加快形成“一核四枢纽、两轴四板块”的高铁经济空间布局,为打造“一圈引领、两轴驱动、三区协同”全省区域发展新格局提供强大支撑,为江西“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在推进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提供强劲引领,描绘好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产业为主,夯实发展基础。依托高铁经济通道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发展与高铁建设协同互促,引导先进制造业集聚集群发展,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夯实高铁经济带发展基础。

  ——坚持协同推进,实施错位发展。加强统筹规划,强化顶层设计,立足高起点,追求高质量,根据高铁沿线城市发展定位、功能和作用,强化高铁沿线城市间功能分工和协同,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和要素优化配置,避免区域壁垒和同质竞争,着力提升区域发展协调性和整体竞争力。

  ——坚持开放合作,拓展发展空间。以创建国家内陆双向高水平开放试验区为契机,依托综合交通枢纽,以高铁站场为节 点,构建高铁与高速公路、航空、港口、轨道等多种交通方式有机衔接的现代立体化交通网络,加快建设“五型”政府,打造“四最”营商环境,形成“北上”“南下”“东进”“西出”的多向开放格局。

  ——坚持城乡互动,共享发展成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强高铁经济带节 点城市、产业园区对高铁沿线的辐射功能,带动优质农产品精深加工、物流配送、乡村旅游助推农民致富,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崛起。以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为契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等理念,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高铁经济带建设的全过程,对标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要求,实现高铁沿线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带与生态景观廊道观光带交相辉映,彰显中国样板、江西特色。

  第三节 战略定位

  ——全国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带。充分发挥京九等高铁贯通革命老区的带动作用,坚定贯彻实施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首要战略,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持续推进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攻坚、开放再提升、环境再优化,加快建设具有江西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在革命老区中率先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沿线城市和地区率先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合力打造最美高铁绿色生态走廊。

  ——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集群带。充分发挥高铁集聚要素资源的强大功能,紧紧抓住新时代推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历史机遇,依托高铁沿线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和现代物流园区,以航空、电子信息、医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打造各具特色、各显优势、互补性强、附加值高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为江西“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提供强有力支撑。

  ——内陆双向高水平开放承载带。充分发挥高铁内联外通的快速通道优势,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并重,以高铁沿线中心城市和各类开发区为主体,以承接产业转移为重点,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主动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努力成为推动江西陆海内外联动、多向互济的高水平开放承载带。

  ——国内外知名全域旅游观光带。整合提升高铁沿线红色、绿色、古色文化旅游资源,充分挖掘客家文化、宗教文化、陶瓷文化、名人文化以及古镇古村等特色文化旅游资源,推动全域旅游与高铁经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生态景观带和旅游观光带,建设国际国内知名的全域文化旅游目的地。

  第四节 发展目标

  到2025年,高铁营运里程超过2100公里,占全国高速铁路营运里程的比例提高至5%以上,高铁网密度提高至120公里/万平方公里,基本实现省会南昌至各设区市和武汉、长沙、合肥等长江中游城市群1-2小时,至上海、杭州、南京、广州、深圳等周边主要城市3-4小时,至北京、西安、重庆等重点城市5小时左右交通圈。高铁经济带重点区域集聚形成有色金属、电子信息2个超万亿产业集群,形成汽车以及航空、中医药、移动物联网、半导体照明、虚拟现实(VR)等一批超五千亿、超千亿产业集群。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超过10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1.5万亿元。

  到2035年,高铁营运里程超过3000公里,基本形成“五纵四横”高铁经济通道,全省区域经济格局进一步优化,形成内陆双向高水平开放新格局,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领跑者,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更加宽裕,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三章 空间布局

  第一节 空间结构

  以“一圈引领、两轴驱动、三区协同”的区域发展战略为统领,依托沪昆高铁、京九高铁等形成的铁路网,点线面结合、多层次推进,着力打造沪昆、京九高铁经济发展主轴,构建“一核四枢纽、两轴四板块”的空间结构,加快形成空间优化、功能合理、网络健全、协调发展的高铁经济带。

  一核:南昌。加快构建“米”字型高铁枢纽,进一步强化要素集聚、科技创新、文化引领和综合服务功能,加快高端产业集群和人才集聚,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推进经济金融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品质消费中心和高端服务业发展中心建设,辐射带动周边市县,打造昌九、昌抚、昌樟等产业走廊,将南昌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长江经济带中心城市,富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综合发展先行区,具有国际知名度的生态、人文、旅游都市。

  四枢纽:统筹高铁通道建设,完善高铁路网格局,按照“零距离换乘”要求,强化高铁站点与普通铁路、公路、机场、城市交通的一体化衔接,推进高铁沿线的客货枢纽与物流园区、产业园区融合发展,建成全省高铁经济带的四大枢纽。

  ——赣南枢纽(赣州)。重点依托京九高铁、厦渝高铁形成的铁路枢纽和赣州港、赣州综保区等开放平台,统筹布局区域性铁路枢纽、公路枢纽,扩建升级黄金机场,加快形成空铁陆、海(无水港)铁水(赣州港)陆一体化的复合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赣州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把赣州打造成为赣闽粤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赣北枢纽(九江)。充分发挥京九、安九、武九等铁路交汇和通江达海的优势,加快打造多式联运的现代化新型港区,提升航运通道功能和港口门户作用,加快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和区域性航运中心,把九江打造成为赣鄂皖湘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赣东北枢纽(上饶)。充分发挥沪昆高铁和合福高铁交汇优势,持续强化上饶“十”字型高铁综合客运枢纽功能,进一步提升三清山旅游机场集散作用,优化货运枢纽场站布局,加快对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把上饶打造成为赣浙皖闽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赣西枢纽(萍乡)。强化沪昆高铁、厦渝高铁在萍乡的外联内引作用,持续完善萍乡高铁综合客运枢纽场站及一体化配套衔接设施,加速对接长株潭城市群,加快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把萍乡打造成为赣湘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两轴:强化京九高铁经济带和沪昆高铁经济带的大“十”字生产力布局,加强沿线城市功能互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发展、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形成特色鲜明、分工有序、互动发展的经济发展驱动轴。

  ——京九高铁经济发展驱动轴。以京九高铁为轴带,推进九江、南昌、吉安、赣州等城市联动发展。促进南昌、九江的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提升赣州区域性高铁枢纽功能,完善吉安区域性交通枢纽功能,北向积极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南向纵深推进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江西融入海上丝绸之路和粤港澳大湾区的主通道。

  ——沪昆高铁经济发展驱动轴。以沪昆高铁为轴带,推进南昌、上饶、鹰潭、抚州、新余、宜春、萍乡等联动发展。增强南昌、上饶、萍乡等高铁枢纽功能,完善高速公路、城市快速道、普速铁路等多层次集疏运体系,向内加快区域融合和同城化步伐,向外加大与长三角、长株潭等沿线城市群的开放合作,成为江西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全面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主通道。

  四板块:充分发挥沪昆高铁和京九高铁等高速铁路的集聚辐射作用,引导产业和人口向中心城市集聚,强化沿线中心城市的经济联系与互动,加快区域融合发展和同城化步伐,全力建设大南昌都市圈,推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区、赣东北开放合作发展区、赣西转型升级发展区协同发展。

  ——大南昌都市圈。依托高铁交汇、通江达海、路网密集的区位交通优势,以南昌为核心,以赣江新区为引擎,以九江、抚州为支撑,联动发展丰樟高、鄱余万等周边县市,强化要素资源聚合、产业集群发展、城市互动合作,形成高端产业集聚、城乡融合一体、创新创业活跃、生态宜居宜游的经济圈,引领全省科技创新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带动全省融入国家战略,打造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引领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全国内陆双向高水平开放试验区、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区。依托京九高铁、厦渝高铁等高铁通道,充分发挥生态、矿产、文化和内陆口岸优势,加快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聚焦赣州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辐射带动吉泰走廊、向莆经济带升级发展,完善基础设施体系、现代产业体系、人才队伍体系、科技创新体系、生态文明体系,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打造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开放高地、全国脱贫攻坚样板区、全国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稀有金属产业基地。

  ——赣东北开放合作发展区。依托沪昆高铁、合福高铁、昌景黄铁路等高铁通道,坚持大开放引领大发展,坚持分工协作、联动发展、互利共赢,充分发挥“世界瓷都、世界铜都、中国最美乡村”的品牌影响力,统筹整合区域旅游资源、景区配套设施和整体开发推广,打造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先行区、承接东部沿海先进制造业基地、国际文化旅游和康养休闲胜地、东部沿海优质农产品供应地。

  ——赣西转型升级发展区。依托沪昆高铁、厦渝高铁等高铁通道,将“生态+”理念全面融入经济转型发展,加快建设宜春区域性中心城市,推动宜春、萍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新宜吉六县转型合作示范区,引导中心城区相向发展,推进资源型产业更新替代,增强中心城区集聚力和辐射带动力,加快区域融合和同城化步伐,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融合发展,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样板区、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生态康养宜居胜地。

  图3-1 江西省高铁经济带空间结构图

  第二节 功能分区

  以高铁通行和设站为主要依据,兼顾城市发展方向和功能提升,将全省高铁经济带划分为核心区、拓展区和辐射区。其中:核心区包括11个设区市26个市辖区,拓展区包括到2025年高铁设站的39个县(市),辐射区包括未设站的35个县(市)。

  ——高铁经济带核心区。重点发挥高铁站场的枢纽作用和主城区综合交通优势,规划布局建设高铁新区,发展现代物流、商贸、会展、电子商务等各具特色的门户经济、枢纽经济、流量经济,推动主城区空间拓展与高铁新区建设双向互动、融合发展。坚持资源开发、服务配套、产业集聚、人口集中,结合城市发展和园区建设需要,推动站场与新区建设一体化、管理运营一体化、交通网络一体化,打造成为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的智慧新区。

  ——高铁经济带拓展区。重点依托高铁沿线站场和通道作用,以互补、互融、互动为方向,加强与核心区的联动和协作,提升城市和小城镇发展质量,促进特色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旅游业在高铁沿线集聚。因地制宜在高铁节点的中小城镇布局建设若干高铁小镇,大力发展临站经济,建设现代工商业集聚区,培育发展一批生态良好、宜居宜业宜游的高铁特色小镇。

  ——高铁经济带辐射区。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加强与核心区和拓展区高铁站场的交通联系,主动接受辐射带动,促进城镇发展和乡村振兴。

  表3-1 江西省高铁经济带功能分区表

  图3-2 江西省高铁经济带功能分区图

  第四章 顺应高速铁路新时代,完善基础设施体系

  积极对接国家高铁主通道,加强铁路、航空、公路、水运、轨道交通以及管道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一体衔接的高铁综合枢纽,增强能源保障能力,完善集疏运条件和多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构建内联外畅、无缝衔接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第一节 构建内联外畅的交通网络

  (一)建设“五纵四横”高铁经济通道。

  依托国家“八纵八横”主通道,稳步推进昌吉赣、昌景黄、赣深、昌九、合九等国家高速铁路主通道项目建设,适时推动高标准建设长赣、昌福(厦)、常岳昌、咸修宜吉、吉武温铁路,积极开展六安至景德镇、景德镇至鹰潭至瑞金至梅州、赣州至广州赣韶段、吉安至井冈山至衡阳等高铁项目规划研究工作,构建“五纵四横”的高铁经济通道,形成贯通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以及成渝和海西等重点经济区的大通道。

  表4-1 “五纵四横”高铁经济通道构成

  图4-1 江西省“五纵四横”高铁经济通道图

  表4-2 江西省高铁规划建设项目

  注:规划研究六安至景德镇、景德镇至鹰潭至瑞金至梅州、赣州至广州赣韶段、吉安至井冈山至衡阳等高铁项目,江西境内700公里左右,力争2035年前部分项目开工建设。

  (二)形成大能力铁路货运通道。

  依托亚欧、泛亚铁路网络和中欧班列,畅通“丝绸之路经济带”铁路通道。加快建设蒙华铁路,畅通“北煤南运”新的国家战略运输通道。建设鹰潭至建宁铁路、兴永郴赣铁路、六安至景德镇铁路、瑞梅铁路,推进铜陵至九江铁路电气化改造。

  (三)完善高铁沿线公路网络。

  全面建成“10纵10横21联”高速公路网,加强与周边省份高速公路互联互通。实施高铁沿线国省公路扩能改造,重点提升通往连接高铁站场的公路等级水平,建设一批以高铁站场为核心连接主要港口、机场的集疏运线路,以及连接产业园区、旅游景区的重点路段。加强与长江中游城市群之间的高速通道研究,推进阳新至武宁、通山至武宁高速公路江西段规划建设,有序地引导其他地方高速公路建设。加快建设“层次合理、通达通畅”的普通公路网,重点对普通国省道升级改造、路面改造、养护大中修以及危桥改造,提升国省道路网服务水平。大力提升农村公路通达水平和通行能力,支持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建设。

  (四)推进高铁沿线水运和机场建设。

  加快赣江、信江高等级航道建设,提升水上运输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积极融入“一带一路”长江航运体系。加快建立多式联运体系,加强水运与其他运输方式的顺畅衔接,加快港口物流与铁路、公路物流互联互通,构建联运大通道。以推进机场建设和开辟新航线为重点,加快推进南昌昌北国际机场三期工程,推进瑞金等支线机场建设和改造;规划建设共青城、高安等20个通用机场,加强与高铁站点的联系。在部分位置重要的高铁站点,提前谋划布局直升机起降点,用于医疗救护、应急处突和空中巡查等工作。

  (五)积极构建现代高效的城市轨道交通。

  加快南昌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推动与其他交通方式和对外交通枢纽的有机衔接,积极推进赣州、九江城市轨道交通和上饶旅游轻轨前期工作。以南昌、九江、赣州、上饶等城市为核心,加快大城市市域(郊)铁路建设,利用既有及新建铁路线路形成区域市域铁路骨架,积极开展区域中心城市新型轨道交通研究,形成城际、市域铁路、城市新型轨道交通等多层次、多模式的城市群轨道交通体系。

  第二节 建设一体衔接的高铁综合枢纽

  (一)加快构建综合交通枢纽。

  依托“四纵四横”高铁网络,统筹各类交通通道和路网格局,以南昌为核心,以赣南、赣北、赣东北、赣西等区域性中心城市为支撑,加快完善综合交通枢纽布局。依托南昌“米”字型高铁枢纽布局,积极将南昌打造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强化对外连接全球经济网络和对内辐射带动全省的作用;建设九江、上饶、赣州、萍乡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增强枢纽能级,提升枢纽地位。建设吉安、鹰潭、抚州、景德镇区域性综合交通节 点,进一步增强对产业布局的引导和城镇发展的支撑作用。

  围绕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货运“无缝化衔接”目标,加强水运、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的有机衔接,建设和完善能力匹配的集疏运系统,推动建立标准统一、功能融合、运营规范、服务高效的综合运输枢纽体系。推动铁路、公路、民航、邮政、城市交通等服务标准在枢纽内相衔接。加强不同运输方式运行时刻衔接,优化枢纽接驳服务。鼓励枢纽用地综合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大力发展旅客联程联运。

  加快完善旅客联程运输服务设施,推动各种运输方式售票、取票、乘降、驻车换乘(P+R)等联运设施设备共享共建;建设高铁枢纽场站封闭、连续的联运旅客换乘通道,在保障运输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跨方式安检互认,减少重复安检。积极探索旅客联程运输电子客票,鼓励各种运输方式改进售检票系统功能,创新身份查验方式,方便旅客验票乘车;鼓励不同运输方式企业积极发展“空铁通”、公铁联运等服务产品,为旅客提供“行李直挂”服务。建立健全城市交通与城际交通协调联动机制,统筹开通公交专线、夜间班次和定制客运服务,提升旅客“最先和最后一公里”出行效率。

  (三)实施“互联网+高铁”。

  加快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高铁旅客运输深度融合,推进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便捷化高铁旅客运输服务发展,提高高铁站服务效率和管理精细化水平。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进一步加强高铁与民航、港口、公路等交通运输网络关键设施运行状态与通行信息的采集,推动跨地域、跨类型交通运输信息互联互通。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服务性资源整合,并向社会开放,提供实时交通运行状态查询、出行路线规划、网上购票、智能停车等服务。

  第三节 增强能源有效供应能力

  (一)强化能源供给保障。

  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推进已完成核准的发电项目建设,积极做好后续项目研究和储备。围绕提高电网综合利用效率,进一步加强500千伏骨干电网建设,优化220千伏电网结构,加强局部薄弱环节 。推动成品油和天然气管网建设,天然气长输管道覆盖全省所有县(市、区)。进一步完善石油、天然气储备体系,提高应急保障能力。积极谋划和争取“海气入赣”通道,努力开拓新气源。

  (二)加快能源开发利用。

  以光电建筑一体化等综合利用电站为重点发展光伏发电,以高山风场为重点发展风电,稳步推进赣江等主要流域水电项目建设。优化煤炭、水电、铀矿、地热等能源资源勘探开发,培育新的能源供应增长极,加大页岩油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调查评价,寻找可供进一步勘探开发的区块;争取南鄱阳湖油气盆地列入国家页岩油气勘查开发重点示范实验区。部署实施全省干热岩资源潜力调查评价,积极开展干热岩勘查与开发利用技术研究。

  (三)提升能源民生保障能力。

  加强配电网建设,加快实施中心村电网改造、村村通动力电等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逐年提高乡村配电网供电能力和质量。加快居民小区和公共服务领域等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天然气供应覆盖面积,增加居民生活用气规模。推进农村大型沼气工程建设。

  (四)实施清洁能源替代。

  加强散煤治理,推广清洁型煤替代,创新用能模式,推行“以电代煤”“以电代油”。按照国家要求,在确保气源落实、不与民争气的前提下,有序实施“以气代煤”“以气代油”,优先发展可中断、可压减的替代项目。实施电能替代工程,基本完成典型区域、典型行业电能替代示范项目建设,全面完成列入计划的燃煤(油、柴)锅炉改造任务,逐步淘汰公共事业单位小型燃煤(油、柴)锅炉,加快推进“无烟”风景区建设,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积极推进电动汽车充电桩、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布局合理、科学高效的新能源汽车运行设施体系。促进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利用,减少煤炭消费。

  第五章 蓄集两轴驱动新动能,构建现代产业集群

  充分发挥高铁及站场枢纽作用和经济带通道作用,强化高铁的快速、便捷、集聚效应,以重点城镇和产业园区为载体,加快推进高铁沿线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发展,推动高铁沿线城市产业合作和协同创新,构建具有优势互补、协同配套、联动发展的现代产业集聚带。

  第一节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一)建设优势产业集群。

  1.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围绕打造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目标,重点依托京九高铁南北大通道,统筹沪昆高铁沿线重点区域,积极承接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中高端电子信息产业转移,布局发展一批特色鲜明、产城融合、绿色生态的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创新孵化器和创新空间,建立适应创新资源跨界流动的产业创新协作机制,形成因地制宜、特色鲜明的错位发展格局。培育形成移动智能终端、半导体照明、数字视听等产值规模千亿级的优势领域,探索培育新型光电显示、关键电子材料、汽车电子、智能家居、物联网等产值规模五百亿级的细分领域。

  2.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强化沪昆高铁资源要素集聚作用,充分发挥鹰潭“世界铜都”产业优势,增强南昌资源整合和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发展铜全产业链条,打造世界级铜冶炼、精深加工及新材料产业一体化集群。借助京九高铁大力引进创新人才和研发机构,立足赣州的资源优势,高质量打造“中国稀金谷”,设立中科院稀土研究院,谋划创建稀土科技与材料国家实验室,推动钨和稀土产业向新材料领域转型,重点发展新型、多功能、特种材料,延伸配套产业链条。以产权为纽带,采取合资合作、并购重组方式,有效整合上下游企业,培育一批全产业链大企业集团,把京九沿线(昌吉赣)打造成为全国钨产业和稀土产业研发、生产、应用基地和贸易中心。

  3.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依托南昌、九江等装备制造基础,发挥高铁及普通铁路、高速公路等综合交通运输优势,推动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提升。大力引进和发展船舶、机械设备、变电设备、电瓷、电机等装备制造业,推动装备制造产业发展高端化、多元化和智能化,形成全产业链、高端化的国内一流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加快南昌轨道交通车辆组装生产基地和技术研发基地建设,重点引进牵引系统、制动系统、信号系统、通讯系统等轨道交通装备关键配套产品制造企业。依托江西有色金属、电子信息产业优势,加快发展新型材料、线缆、微电子设备、高精度电气控制设备等配套产品,提高零部件本地配套率。

  4.汽车产业集群。充分发挥高铁快速通道的潜力,吸引深圳、广州等地区汽车产业研发人才和高级技工,加强全省汽车产业创新和生产能力,提升品牌市场影响力。以智能网联汽车和节 能汽车为重点突破口,加快推进汽车产业与信息通信、能源交通、材料环保深度融合,相关配套零部件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实现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向高端化转型升级。以南昌、上饶、九江、景德镇、赣州、抚州、萍乡等生产基地为龙头,促进产业链条融合发展、产业集群式发展,形成国内一流的整车制造基地、国际一流的锂动力电池基地。到2025年,京九沿线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核心企业超过150家,整车生产能力达到30万辆。沪昆高铁经济带汽车产业实现年产能突破2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生产能力达40万辆。

  5.航空制造产业集群。依托研发环节 基础优势,强化昌景黄高铁同城化效应,推动南昌、景德镇航空双城协同互补发展,继续巩固和扩大航空制造产业在全国的传统优势,积极参与全球航空制造业分工合作,着力提升大飞机及零部件制造水平,延伸运营和服务价值链,构建航空制造、民航运输、通用航空、临空经济“四位一体”协同发展产业体系,建设教练机、直升机、固定翼飞机等航空产业集聚区,打造技术领先、平台开放、优势互补、多元融合的世界知名航空产业集群。到2025年,航空装备制造技术实力大幅提升,形成千亿级南昌-景德镇航空产业走廊。

  (二)培育发展新兴先导产业。

  1.移动物联网产业。加快布局建设第五代移动通信(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推动南昌市、鹰潭市等在全国率先开展5G试验网建设。推进广电无线物联网(NGB-W)试点建设,加快重点行业物联专网建设,推进互联网协议第6版(IPv6)规模部署,实现窄带物联网(NB-IoT)/增强机器类通信(eMTC)/5G三网共存和大范围推广应用。强化推动移动物联网与工业融合发展,面向有色金属、汽车及零配件、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基础较好、转型升级需求迫切的行业,加大力度开展设备互联、产品监测、物料追溯、智慧物流、能源与环保检测等移动物联网应用,率先建成全国移动物联网基地。

  2.VR产业。围绕打造VR产业“江西高地”,深化VR技术在各领域、各环节 应用、渗透和融合。以高铁VR培训、高铁人流大数据分析等为重点方向,深入实施“VR+”示范试点工程。充分发挥世界VR产业大会平台作用,把江西打造成为VR产业集群高地、VR技术创新高地、VR应用示范高地、VR人才集聚高地、VR政策环境高地。

  3.大数据及云计算产业。实施大数据及云计算产业生态培育工程,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数据采集、存储、挖掘、交易、应用、安全等大数据和云计算企业,打造技术先进、生态完备的产品体系。加快建设一批云计算应用工程,引进云计算服务龙头企业,建设综合型云计算公共平台,依托各类大数据新型研发机构,积极开展弹性计算、存储、应用软件、开发平台等研发和服务,推动云计算和大数据服务产业快速发展。

  4.生物医药产业。依托沪昆、昌景黄等高铁,构建昌抚、昌新宜、昌景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强化南昌医药创新资源与宜春、抚州、吉安、新余、景德镇等地医药产业联动发展,打造医药产业创新链,加快产业规模化、集群化、高端化发展,促进资源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提升重点骨干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形成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5.新能源产业。发挥高铁快速连通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优势,积极引进新能源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先进技术,提升新余国家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昌大学光伏研究院的创新能力,积极推动光伏新能源产业多元化、规模化、高质量发展,打造国际有影响力的上饶-南昌-新余产业示范带。借助江西省动力电池及其材料重点实验室、孚能科技、金力永磁等单位的研发能力,加快突破动力锂电池正负极材料、永磁电机材料关键技术,着力提升动力锂电池能量密度与安全性能。

  6.节 能环保产业。沿京九、沪昆高铁沿线,重点打造发展节 能环保装备制造、节 能环保产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等三大节 能环保产业集群,重点建设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螺杆膨胀机产业基地、节 能家电产业基地、高效节 能电机产业基地、环保锅炉产业基地、水污染治理设备产业基地、重金属污染治理材料产业基地、节 水监测仪表产业基地、废旧家电和汽车回收产业基地、再生铜产业基地十大节 能环保产业基地。引导企业应用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培育或引进一批核心技术成熟可靠、市场占有率高的节 能环保龙头企业和配套能力强的综合服务企业,形成较为完善的涵盖装备制造、技术、产品和服务的节 能环保产业体系。

  (三)推进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1.石化产业。充分发挥九江综合交通枢纽优势,深度挖掘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潜力,进一步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打造石油炼化一体化基地。围绕推动石化产业规模化、全产业链发展的目标,充分发挥骨干龙头企业的作用,鼓励强强联合和兼并重组。加大力度开展小化工企业清理整顿,加速落后产能淘汰。

  2.建材产业。鼓励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加强材料集约利用、废料回收利用,减少资源(材料)消耗和污染排放。引导企业改进生产线,提高自动化和标准化生产水平,降低生产成本。积极推进建筑卫生陶瓷产品数字化设计、三维(3D)展示和网络化定制,推动大型建材企业生产装备机械化,重点在水泥产业推广智能化装备,建设智能示范工厂。打造高安、丰城等建筑陶瓷产业基地和萍乡电瓷、工业陶瓷产业基地。

  3.纺织服装产业。以服装、棉纺织、化纤、针织、麻丝产业为重点,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攻方向,加快实施智能制造、绿色改造、全网营销,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企业绿色化发展、集群品牌化发展。选取一批拥有自主品牌、创新水平较高、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企业进行跟踪培育,加快打造国际知名品牌,鼓励企业以参股、并购等多种形式与国际设计机构、品牌运营机构、国际品牌企业合作,提升品牌国际竞争力。加强万年、于都、奉新全国纺织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建设,加强与转移地企业在纺织产业的后加工及研发设计、品牌营销、商业流通等方面的协作。

  4.钢铁产业。借助高铁快速通达优势,加强与国内知名钢铁企业的技术、产品、人才等方面交流合作,进一步提升钢铁装备水平、技术创新支撑能力和产品质量,加大中厚板材和线材等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力度,优化建筑钢材和板材的产品结构,延伸钢铁产业链条,提高优势产品市场占有率,推动钢铁产业与有色金属、汽车、高铁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国内知名的集钢铁冶炼、精深加工于一体的产业集聚带。到2025年,实现全行业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优特钢比例提高到25%以上,污染减排水平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5.食品产业。突出特色和优势,重点做大粮食精深加工、畜禽加工、食用植物油加工等优势产业,做强特香型酒酿造、果蔬深加工、水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做优茶叶及深加工、茶油及副产品加工、营养和保健食品制造等高附加值产业。优选一批主业突出、竞争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进一步壮大规模,延长产业链条,提升加工水平,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在优势区域培育一批产值过50亿元的产业集群,着力发展一批产业链条长、科技含量高、品牌影响力强、年销售收入超过百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引导企业、行业协会和相关机构开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原产地地理标志和地理标志商标的认证、登记与申请。支持骨干企业创建知名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

  第二节 建设高铁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一)打造低成本高效率现代物流带。

  在沪昆、京九高铁的带动下,充分释放全省铁路运能,加速发展大宗物资、高铁快运等铁路货运业态,科学配置全省物流资源,发挥铁路低成本、大批量的运输优势,实现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运输方式的合理分工、协调运作。鼓励物流企业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方式整合物流资源,壮大企业规模和实力,培育一批技术水平先进、主营业务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示范效应显著的现代物流企业。鼓励采用新能源物流车辆、铁路集装箱等低能耗低排放运输工具和节 能型绿色仓储设施,探索发展低碳绿色物流。推动北斗导航、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技术在物品全程追溯、在线调度管理、智能库存监控等领域的应用,大力发展智慧物流。

  围绕交通枢纽、节 点城市、大型商品集散地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物流产业集群,以建设鹰潭陆港型、九江港口型、南昌生产商贸服务型、赣州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接城市为契机,进一步做大做强向塘综合铁路枢纽、赣州南康家具、九江水运、樟树医药、鹰潭有色金属等20个物流示范产业集群,发挥规模带动效应。在重要交通枢纽规划建设综合服务型、货运枢纽型物流园区,在产业发展重点区域有针对性地建设能矿、资源深加工、建材、轻工等生产服务型物流园区,在综合保税区、临空经济区建设口岸服务型物流园区,在主要城市周边建设商贸服务型物流园区,在特色农产品产地建设农产品物流园区,发挥集聚效应。支持南昌、九江、赣州、吉安创建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推动跨境电商物流发展。

  (二)建设智慧健康养老产业高地。

  坚持医疗、医保、医药互动发展,引导健康养老服务向大众化、特色化、专业化、品质化、智慧化发展,推动健康管理、健康养生向精细化、品质化、智能化迈进,促进健康与养生养老、旅游、健身休闲、老年食品与用品融合发展。完善城镇养老服务设施,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卫生、文化、体育等设施的功能衔接。以智慧应用为重点,推进“互联网+健康”行动,推广智能健康养老服务,重点发展慢性病管理、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居家健康养老、个性化健康管理、互联网健康咨询、生活照护、养老机构信息化服务等健康养老服务。

  鼓励各地依托优质医疗机构和旅游康养资源,大力发展中医药养生养老、旅游健康养老、温泉养生养老、绿色有机食品养生等各具特色的康养产业。到2025年,建成10-15个国家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基地、30-40个省级健康养老产业示范区,健康养老服务业在服务业中的比重提升至10%左右。

  (三)提升高铁沿线服务业竞争优势。

  推动金融、会展、电子商务等各类服务业在高铁沿线集聚发展,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效率和水平。

  高铁沿线南昌、赣州、九江、上饶、萍乡等重要高铁枢纽,坚持高标准定位、高品位开发,加快资金、人才、项目等高端要素集聚,大力发展金融、商贸、会展、电子商务、网络教育、信息服务、研发设计等现代服务业,实现与高铁枢纽融合发展。

  高铁沿线景德镇、新余、鹰潭、宜春、吉安、抚州等节 点城市,以旅客需求为中心,充分发挥社会效应,加大市场经营力度,在高铁站周围合理布局发展金融、信息、商务、生产性租赁等一批生产性服务业和商贸、文化、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不断促进服务业集聚发展。

  第三节 发展现代绿色生态农业

  (一)优化高铁沿线农业布局。

  高铁沿线重点地区着力打造10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3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推进建设5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将产业园打造成为技术先进、金融支持有力、设施装备配套的现代技术和装备加速应用的集成区。

  (二)加快农业现代化。

  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围绕打造“粮食、畜禽、果蔬、水产”四大千亿产业,通过外引内培的方式,重点培育一批年产值过100亿元的加工型龙头企业,推动全省农产品加工业上规模、上水平。在高铁沿线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一批绿色生态农产品基地,将高铁沿线打造为品牌突出、业态合理、效益显著、生态良好的乡村产业兴旺引领带。

  推进贸工农一体化发展。重点在赣州、吉安建设市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成交易服务大厅和大棚,力争年交易额达到50亿元以上。推动农业由“单一”功能向生态、养生、文化等多功能拓展,建设一批集生活、生产和生态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加快发展油茶、毛竹、苗木花卉、林下种植、家具及木材加工、香精香料及其他林化、野生动植物繁育与利用及森林旅游休闲康养八大产业。

  推进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引导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重点通过股份合作等形式入园创业创新,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搭建一批创业见习、创客服务平台,降低创业风险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打造多个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双创”孵化区。

  第四节 增强产业创新能力

  (一)强化创新平台建设。

  借助高铁大力引进创新资源、创新机构和创新人才,抓好重大创新平台提升行动,提升区域创新综合实力。围绕全省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以省内龙头骨干企业为主体,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组建产业重点创新平台,重点推进中国科学院江西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中国科学院(国家)亚热带植物园、中药国家大科学装置、中科院稀土研究院、中国信通院江西(鹰潭)移动物联网应用技术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西研究院、江西省中科院云计算中心大数据研究院、中科吉安生态环境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建设。以大南昌都市圈为主体,以赣江新区和南昌高新区为引擎,积极打造赣江两岸全面创新示范区。加快创建江西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井冈山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打造南昌航空科创城、赣州稀金科创城、南昌中医药科创城、上饶大数据科创城、鹰潭智慧科创城等产业创新中心。

  (二)聚焦关键领域创新。

  围绕电子信息与新型光电、航空、生物医药及大健康、光伏、新能源汽车和锂电、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节 能环保、氢能等新兴产业领域,前瞻部署一批创新链,实现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按照产业、企业、项目、技术、团队“五位一体”布局,集中资源,重点支持一批有市场推广需求、有产业化前景、能转化为大规模生产能力的重点产业领域升级项目,培育壮大一批行业优强骨干企业,提升制造业重点领域竞争力水平,为全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新兴产业倍增发挥引领和支撑作用。

  (三)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

  积极对接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重大人才计划,加大申报推荐和跟踪服务力度,力争有更多优秀人才入选。创新实施“海智惠赣鄱”“海外人才江西行”等引才活动,推进院士工作站、“海智计划工作站”等引才引智基地建设,引进和培养一批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支持相关铁路高校加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及科研创新平台申报。实施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工程、技术市场建设工程、技术转移和创新服务体系推进工程、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工程,推进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在江西转移转化,完善网上技术市场、科技孵化体系、知识产权保护运用机制等。

  第五节 加大承接产业转移力度

  (一)突出承接产业转移重点。

  围绕高铁沿线优势产业集群、新兴先导产业培育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依托沪昆和京九等高铁通道,突出“东进”和“南下”,积极对接粤港大湾区先进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世界级产业集群,打造大南昌都市圈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京九电子信息产业带等;主动承接长三角一体化产业转移,提升汽车、航空制造、有色金属等产业规模和水平。加强“北上”和“西出”,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对接长株潭、武汉城市圈的产业分工协作,促进长株潭优势产业链条向新宜萍全面延伸。

  (二)建设承接产业转移平台。

  推动开发区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升产业承载能力。采取园区共建、飞地经济等多种模式,着力建设好南昌、赣州、上饶、萍乡、吉安、宜春等高铁沿线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加快建设赣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充分发挥吉安深圳产业园、浙赣边际合作(衢饶)示范区、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德安赣沪产业园、抚州赣闽产业合作示范区、九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新余万商红制鞋产业园等重点承接地的示范引领作用。

  (三)创新产业承接转移方式。

  发挥高铁的驱动作用,鼓励高铁沿线城市进行点对点、园对园、城对城对接,发展“飞地”园区、对口合作园区,为沿线实体经济、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互利共赢发展搭建平台。积极推动赣湘、赣粤、赣闽台、赣浙等多类型合作示范区的共建共享。

  第六章 塑造高铁经济新业态,促进全域旅游发展

  依托高铁集聚人流的优势,突出高铁沿线文化旅游资源特色,强化高铁沿线城市文化旅游合作,推动景点、景区、旅游线路联动发展,培育高铁旅游消费群体、旅游产品和城市商业业态,打造高铁旅游精品线路和优质旅游经济圈。

  第一节 整合开发沿线旅游资源

  (一)优化高铁沿线旅游资源布局。

  完善以高铁为主轴的立体旅游交通网络,整合提升高铁沿线自然风光、历史人文、民俗风情等旅游资源,打造环鄱阳湖生态休闲旅游圈、赣中南红色旅游区、赣东北山水休闲旅游区、赣西康养度假旅游区。

  1.环鄱阳湖生态休闲旅游圈。依托以京九、沪昆高铁为主“十”字架的铁路交通大动脉,形成一个中心(南昌)、三个门户(九江、上饶、抚州)、三山(庐山、三清山、龙虎山)环绕、两点(景德镇、婺源)引领、京九、沪昆高铁两条动脉支撑的“环鄱阳湖生态休闲旅游圈”,主打以“绝特山水、珍禽王国、陶瓷艺术、道教祖庭、乡村风情”为特色的旅游产品,建设包含景区开发经营、旅游住宿餐饮、旅游商品产销、旅行社、旅游交通、旅游文娱等一体化的完整、高水平旅游产业体系。

  2.赣中南红色旅游区。以长赣高铁为轴,以井冈山为中心,推进井冈山和遂川、万安、永新、青原、莲花,以及湖南茶陵、炎陵、桂东、安仁等县(市)旅游产业统筹规划与协同发展,构建大井冈山红色与生态文化旅游协作区。以原中央苏区为核心,以赣瑞龙铁路为轴线,打造以共和国摇篮、于都长征出发地、兴国将军县、赣州古城等为重点的精品红色旅游品牌。

  3.赣东北山水休闲旅游区。依托合福高铁、沪昆高铁、九景衢铁路、昌景黄高铁等路线,以旅游产品提升与全域旅游建设为重点,巩固提升三清山、龙虎山、灵山、龟峰、怀玉山等观光旅游类景区水平,加快高铁沿线的婺源、德兴、玉山、贵溪、浮梁等景区支撑型特色城市建设,加快瑶里、浮梁古城、河口古镇、锦江古镇等古镇古村建设,构建多层次、多功能、具有国内外市场优势竞争力的现代旅游产品体系。

  4.赣西康养度假旅游区。重点依托沪昆高铁,加快挖掘整合赣西旅游资源,完善旅游集散功能,加强主要景区通道建设,努力构建以明月山、武功山、仙女湖、杨歧山等为重点的绿色精粹旅游圈,以明月山—武功山(羊狮慕)富硒温泉带为重点的温泉养生旅游区,将赣西地区打造以健康养生为特色,集旅游、休闲、会务度假、禅修为一体的国内一流康养旅游目的地。

  图 6-1 江西省高铁沿线特色旅游区

  (二)加强旅游产品联动开发。

  依托高铁带来的巨大人流,在注重保护高铁沿线生态景观格局和特色城镇景观基础上,加快整合沿线绿水青山以及红色文化、庐陵文化、客家文化、宗教文化、陶瓷文化、美丽乡村等旅游资源,调整旅游产品结构,开发高铁旅游产品投放市场,规划出“南昌-九江高铁一日游”“南昌—抚州高铁一日游”“南昌-赣州高铁两日游”“南昌-井冈山高铁三日游”“南昌-景德镇-黄山三日游”等符合游客心理需求的中短途产品,吸引珠三角、长三角等主要客源市场,做好专场旅游推介。支持建设一批高铁沿线产业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特色旅游小镇。推进旅游业与农业结合,重点支持脐橙、油茶、茶叶、毛竹等产业的旅游化提升,扶持特色工艺品、纪念品、文化制品、土特产品等旅游商品的设计与生产。

  (三)组建高铁旅游发展联盟。

  按照客源互换、资源互享、信息互通和品牌互铸的原则,共同开发一批有区域影响力的特色景点、健康旅游度假区和精品旅游线路,联手打造跨省的黄金旅游通道,积极组建赣浙闽皖、赣湘、赣粤等高铁旅游联盟,深化旅游交通、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景区开发等方面交流合作,办好旅游产品推介活动,逐步拓展与湖南、福建、安徽、上海、浙江、广东、香港、澳门等地的旅游合作。建立异地投诉、协同管理和联合执法制度,打造高铁跨区域无障碍旅游区。

  (四)推动旅游业态融合。

  充分发挥旅游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覆盖面广”的黏合作用,着重促进旅游业与文化、大健康、体育、会展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特色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升优化“旅游+”和“+旅游”产业质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第二节 打造高铁旅游精品线路

  (一)绿水青山精品旅游线路。

  重点依托沪昆高铁,集聚上饶、鹰潭、抚州、南昌、新余、宜春、萍乡等优势旅游资源,东向连接长三角,西向连接长株潭、黔中、滇中城市群,推动环鄱阳湖生态休闲旅游圈、赣西康养度假旅游区、赣东北山水休闲旅游区互动,形成横贯全省东西、最具魅力的高铁旅游经济发展轴。依托合福高铁和昌景黄铁路,集聚武夷山、三清山、景德镇、婺源、黄山等热门旅游景点,重点形成覆盖闽、赣、皖三省的黄金旅游通道。

  (二)红色旅游精品旅游线路。

  重点依托京九高铁,立足南昌起义、革命圣地、共和国摇篮等历史文化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推进红色旅游创新发展,深度开发一批融教育性、知识性、文化性、体验性、娱乐性于一体的红色旅游产品,形成以南昌、吉安、赣州为核心的红色旅游发展轴。重点依托厦渝高铁,将韶山、湘潭、长沙、浏阳、铜鼓、安源、芦溪、莲花、井冈山、青原、兴国、于都、瑞金、古田和龙岩等革命老区相串联,带给旅客回顾历史、缅怀先烈的感受,形成以井冈山和瑞金为中心、联动韶山和古田等红色经典的湘赣闽红色旅游发展轴。

  (三)特色文化精品旅游线路。

  重点依托沪昆高铁,串联三清山、龙虎山、明月山、龟峰、灵山、仙女湖、杨岐山等景区,打造集农耕文化、书院文化、戏曲文化、中医药文化等于一体的特色文化之旅。

  (四)康养休闲精品旅游线路。

  重点依托沪昆高铁,提升武功山和明月山等风景名胜区的品牌效应,提高明月山天沐温泉度假区、汤里森林温泉旅游度假区等温泉旅游知名度,打造休闲观光和康养体验有效结合的精品旅游线路。

  (五)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推动乡村旅游公司化、品牌化、标准化提档升级,推出客家风情、红色山村、鄱湖渔乡等乡村旅游特色品牌,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个性突出、覆盖不同年龄段游客的乡村旅游目的地。深入挖掘山水生态、农耕文化、农事体验、特色种植等旅游资源,大力开发田园观光、果蔬采摘、民俗体验等乡村旅游产品,加快建设山水田园综合体。推进乡村旅游扶贫,推动村镇变景区、农舍变旅馆、农民变导游。依托婺源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建设,推动制定乡村度假旅游国家标准。

  图 6-2 江西省高铁精品旅游线路图

  第三节 完善旅游综合配套服务

  (一)建设高品质旅游集散中心。

  整合提升南昌、上饶、九江、赣州和萍乡的市区旅游服务平台,建设高铁沿线一级旅游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综合性旅游服务,主要建设旅游集散、信息咨询、安全风险监控以及信息发布等设施。整合或新建鹰潭、景德镇、抚州、宜春、吉安的市区旅游服务平台,建设高铁沿线二级旅游服务中心,主要为游客提供旅游信息咨询等服务。

  (二)完善旅游景区基础设施。

  规划建设旅游公路,兴建加密线、打通断头线、开通风景线、织好循环线。完善旅游公交网,开通覆盖重点旅游景区及乡村旅游点的城市旅游公交线路,培育跨行政区域相邻重点景区之间的城际旅游公交专线。建立道路旅游标识体系,将4A级以上旅游景区标识纳入全省道路交通标识范围,在高速公路科学设置景区标识牌。

  (三)完善旅游综合服务体系。

  以“五纵四横”的高铁经济通道为基础,以强化区域旅游交通通达性和出行的便利性为出发点,构建高铁、空港、高速、集散中心高效协同的高铁沿线立体化旅游交通服务体系。以旅游景区为基础,畅通高铁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有机衔接,形成快速公交、公路客运等多层次交通网络,方便游客进出。推进旅游厕所服务体系建设,构建覆盖高铁沿线的旅游厕所服务体系。加快完善旅游服务体系,积极打通旅游“最后一公里”。

  (四)发展高铁智慧旅游。

  构建高铁沿线智慧旅游系统。全面提高高铁沿线旅游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和网络安全水平,分级构建数据层、平台层、应用层三个层面,形成高铁沿线智慧旅游标准化系统。推进“一部手机游江西”建设,横向融合交通运输、公安、商务、卫生健康、市场监管、民航、铁路、气象等部门涉旅数据,纵向归集省、市、县(区)及景区、景点涉旅数据,建成综合性旅游智慧平台。

  第四节 打响高铁旅游品牌

  (一)加强高铁旅游宣传。

  利用“一带一路”等国际性重大峰会论坛开展品牌宣传,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设立“江西之窗”海外营销中心。采取省、市联动的方式,每年组织赴港澳台、日韩、东南亚等境外开展旅游宣传推介。充分发挥自媒体及新媒体广泛、主动、实时、双向、快速传播信息的优势,打造江西高铁旅游的微信、微博、微电影、游戏等多种新媒体平台。通过智慧旅游平台将高铁旅游整体推向市场,打响“江西风景独好”旅游品牌。

  (二)开拓高铁旅游市场。

  组织开展文化旅游消费月、消费季活动,积极推进旅游消费“一卡通”,落实职工带薪休假、错峰休假及2.5天弹性休假制度。每年制定“引客入赣”计划,针对主要客源市场开展定向精准营销,策划实施一批春赏花、夏避暑、秋观叶、冬泡泉等季节主题旅游活动。建立省、市和景区三级联动机制,制定实施面向目标市场的门票、高速通行费减免等优惠政策。推进浙皖闽赣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湘赣边红色文化旅游协作区建设,实施资源共享、客源互送。鼓励各地出台旅游包机、专列奖扶政策,支持旅游企业积极开拓市场。

  第七章 发挥高铁通道新优势,提升双向开放水平

  以高铁大通道为纽带,主动对接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深入开展产业合作,加强开放平台建设,打造承接产业转移新高地,提升“引进来”“走出去”规模和质量,全面构建起通江达海、联通内外的对外开放通道。

  第一节 对接融入国家重大战略

  (一)以沪昆高铁为纽带,全面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和长株潭城市群。

  充分发挥沪昆高铁通道功能,推动南昌、九江、宜春、萍乡等地深化与沪昆沿线中心城市合作,拓展与长三角及长株潭城市群的互动发展。加强与长三角一体化合作,以沪昆沿线的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为载体,带动上饶、景德镇、鹰潭、抚州等地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吸引上海、浙江、江苏等沿海沿江地区产业转移,加速特色产业产能向沪昆沿线区域集聚。积极对接长株潭城市群,推动宜春、新余、萍乡相向一体化发展,创新赣湘边际区域合作机制,统筹规划省际通道建设,加强产业分工协作,推动跨省城际客运公交化建设。

  (二)以京九高铁为纽带,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

  加快推进京九高铁、赣深高铁建设,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主动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依托赣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三南”承接加工贸易转移示范地,推动赣州建成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深化与广东、香港、澳门的全方位合作,积极策应深圳、广州、东莞、珠海、中山等地产业转移,主动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家具、新材料等产业方面加强对接,高效承接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转移。加快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探索建立“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新机制、绿色发展新模式,引导和带动各行业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建设好长江最美岸线,打造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依托赣京合作良好机制,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为重点,进一步拓展部门间、企业间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构建政府、企业和相关研究机构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合作体系。

  (三)以合福等高铁为纽带,积极参与海西经济区建设。

  充分发挥合福、向莆、厦渝等铁路通道功能,依托赣闽产业合作示范区及其周边产业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强化承接产业转移配套服务,促进产业组团式承接和集群式发展,积极吸纳海西经济区资本、技术、人才、品牌等要素。以向莆经济带沿线园区为依托,探索飞地经济模式,着力打造赣闽台产业合作平台,推动向莆经济带产业协同发展。谋划对台经贸合作平台,加强与台湾经贸合作,积极搭建赣东北对台经贸合作平台。发挥上饶、鹰潭内陆无水港的国际物流功能,加快发展国际集装箱及其他物流增值业务。积极推动上饶、鹰潭、抚州、赣州融入海峡西岸城市群建设。

  (四)以“五纵四横”高铁网络联通“一带一路”建设。

  加快全省高速铁路、航空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四纵四横”高铁网络,打造航空陆地运输无缝对接的现代物流体系。推动高铁与高速公路、航空、水运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互联互通,形成快捷高效对接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高铁网络。打造“一带一路”节 点城市国际货物集散中心,稳定开行赣欧班列,大力拓展江西至深圳、宁波、广州、厦门等沿海港口铁海联运通道。加快推进南昌、赣州“一带一路”节 点城市和景德镇文化节 点城市建设,打造一批战略支点。鼓励企业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打造一批样板型境外合作园区,布局建设一批海外仓。

  第二节 加快建设开放平台

  (一)推动开放平台发展。

  依托“铁海联运”“江海联运”“陆空联运”,创新推进内陆开放平台建设。支持港口、机场、铁路场站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运营和管理等方面与沿海、沿边口岸的合作,推进依托内陆口岸,建设大宗物资进出口基地。进一步放大九江水运口岸优势,加快完善立体交通网,推进港区建设,发展现代航运物流,全力打造“江海直达、服务全省、辐射周边”的九江区域航运中心。依托南昌水港和公铁专用线,开展水运中转和联运。加快建设南昌昌北国际机场智慧空港物流中心、赣江新区多式联运中心、向塘铁路物流中心,完善南昌、赣州、九江综合保税区和南昌航空、九江水运、赣州铁路开放口岸功能。加快铁路连接线建设,推动赣州国际陆港与赣州综合保税区、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动发展。推进上饶内陆港建设,加强铁海联运、公海联运等多式联运发展。谋划建设抚州赣闽陆地港。

  (二)夯实科技创新平台。

  借助高铁大力引进创新资源、创新机构和创新人才,激发潜在创新活力,提升区域创新综合实力。抓好重大创新平台提升行动,以赣江两岸科创大走廊为龙头,推进南昌航空科创城、赣州稀金科创城、南昌中医药科创城、上饶大数据科创城、鹰潭智慧科创城建设。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支持高等院校、科研单位、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国家级平台在江西布局,推动省内外重点科研机构共建创新平台。

  第三节 拓展对外开放空间

  (一)深化区域合作交流。

  发挥高铁的驱动作用,积极推动赣湘、赣浙、赣粤、赣京、赣闽等区域合作,推进多类型合作示范区的共建共享,构筑全方位、全领域的对外开放与合作平台。加快推进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赣浙边际合作(衢饶)示范区、赣闽产业合作示范区、深赣“港产城”一体化示范区建设,促进沿线地区基础设施、城乡建设、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全方位对接融合,探索省际协同发展合作共赢新模式。鼓励高铁沿线城市进行点对点、园对园、城对城对接,发展“飞地”园区、对口合作园区,为沿线实体经济、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互利共赢发展搭建平台。

  第八章 创新城乡融合新模式,建设高铁新城新区

  充分依托沪昆、京九高铁线路和沿线枢纽、站场,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推动城市间分工协作,提升城市和小城镇发展质量,形成与现代产业发展及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相融合的新型城镇体系。

  第一节 科学引导高铁新区新城建设

  坚持分类引导、因城施策,分期分类开发建设高铁新城(区),建设各具特色的高铁新城和临站经济。以人口密度、工业产出强度和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准,科学规划建设高铁新城(区),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有效开发利用地下空间,防止城市规模盲目扩大、城市边界无序蔓延。提升高铁新区城市设计水平,彰显城市新区特色风貌。加强对高铁新城(区)在城乡用地、空间管制、居民点体系、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等方面的规划指引,统筹高铁新城(区)的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商业区等功能区规划建设,推进产城融合发展,集聚产业和人口,防止新城新区空心化。

  第二节 推动高铁新区与中心城区融合发展

  按照高铁新区建设需要,对中心城市的空间布局和发展规划进行适当调整,推动中心城市功能区加快升级发展。探索以高铁车站为核心的产城融合发展新模式,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大力培育各类新兴业态,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高铁站点经济圈”,建设一批集综合交通、高端商务、产业集聚、文化展示和生态宜居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新城区。加强高铁新区站场与周边区域土地的规划统筹,做好对外交通设施用地、绿地、道路广场用地与公共设施用地的综合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强商贸物流、商务办公、餐饮住宿、金融服务、信息咨询等业态的空间集聚,形成高效、便捷、紧凑的城市空间形态。加强城际联运和城乡通道建设,加快城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城乡接合部地区延伸覆盖,提升规划建设和管理服务水平,增强服务城市、带动农村、承接转移人口的功能。

  第九章 建设绿色生态新长廊,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加快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加强高铁沿线区域城乡环境保护和治理,建立生态环保联防联治合作机制,积极构建生态环境保护“大格局”,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构筑高铁经济带的生态安全屏障。

  第一节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一)加强水环境保护。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划定高铁沿线主要行政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和水功能限制纳污等“三条红线”。加快构建水污染联防联控体系,强化跨界断面和重点断面水质监测和考核。加强饮用水水源备用和水源地环境防控工程建设,确保饮用水安全。建立流域水环境承载能力监测评价体系,实行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加快推进高铁沿线干流绿色廊道质量提升工程,提升长江、鄱阳湖及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河”两岸重要湿地修复、两岸复绿和森林质量,着力构建“美化、彩化和珍稀化”森林景观。

  (二)强化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综合治理。

  强化燃煤污染治理,采取综合减煤措施,2025年底前高铁沿线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率先降低至70%以下。全面整治“散乱污”企业,深化工业污染治理,对高铁沿线钢铁、焦化、石化、化工、有色金属冶炼、水泥、平板玻璃、火电、垃圾焚烧发电等行业实行工业污染源清单制管理,加大超标处罚和联合惩戒力度,未达标排放的企业依法限产停产整治。以高铁沿线和站房周边可视范围为重点区域,推进固体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行动,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彻底清理积存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水面漂浮物等各类废弃物。完善高铁沿线生活、生产垃圾的收集、转运、处理体系建设。

  (三)加大高铁沿线乡村环境整治力度。

  切实加强高铁沿线农业面源污染突出问题治理,深入实施农药化肥“负增长”计划,到2025年,化肥、农药利用率达45%以上。着力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到2025年,基本解决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问题。继续抓好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治理修复工作。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重点推进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强力整治垃圾山、垃圾围村、垃圾围坝、工业污染“上山下乡”等问题。

  第二节 构建高铁绿色廊道

  充分发挥高铁沿线的对外形象展示重要窗口作用,全面提高沿线两侧净化、绿化、美化水平,打造成为绿色生态长廊。切实强化高铁沿线1公里范围内的林地保护,夯实生态基础,坚守生态底线。实施生态廊道绿化工程,着力提升高铁两侧森林质量,构建以生态效益为主,兼具景观、经济、社会等多种效益的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高铁绿色廊道。强化高铁沿线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和风景名胜区等自然保护地的保护与管理,严禁开展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

  协同实施天然林保护、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水土保持、湿地恢复等重大生态修复治理工程,系统修复森林、湿地生态系统,继续巩固和扩大生态空间,夯实高铁沿线发展的生态基础。继续开展森林质量提升工程、耕地保护和修复工程、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程、保护能力提升工程。建立以重点生态功能区为主体,生态公益林为支撑,沿高铁线生态景观林为廊道,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禁止开发区域为重要组成的生态安全格局。

  第三节 加强生态环境联防联治

  建立高铁沿线环境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和应急预警的区域联动体系,加强区域环境风险防控,推动建立完善流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事件协调机制应急预案。共同推进高铁沿线跨区域重大生态环保工程建设,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建立高铁沿线生态保护、环境治理、旅游开发、打击生态破坏犯罪等方面省内区域间生态合作的新模式,共同推进环境保护第三方治理,推动高铁沿线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

  第十章 建立协调推进新机制,助推高铁经济带建设

  加快建立健全适应高铁时代的跨区域合作体制机制,完善政府管理和服务,创新政策、金融、人才等支持模式,推动高铁沿线区域合作向纵深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

  第一节 强化高位统筹协调

  省级层面按照规划时序和规划范围,分阶段、分梯次、分类别推进规划实施,主动加强与邻省各地地方总体规划、专项规划与本规划的衔接。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移承接、对外开放、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领域,对规划编制、政策实施、项目安排、体制创新等方面给予支持。各设区市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落实本规划的重点任务和重点工程。充分发挥沿线县(市、区)政府的主体作用,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推动规划实施。

  第二节 完善统一市场体系

  清理和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优化资源要素配置,促进资本、劳动力、土地等各类要素有序自由流动。推动建立健全高铁经济带跨区域信用信息采集、评价和共享机制,促进跨区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研究制定高铁经济带核心区人才政策,采取科研合作、技术投资等多种方式柔性引进紧缺人才和高科技人才。积极推进与高铁沿线城市建立人才市场联动机制,定期举办专业技术人才、职业技能人才、企业管理人才等专场招聘会。

  第三节 加大政策支撑力度

  省级各类科技研发专项、产业资金加大对高铁经济带核心区重大产业项目的支持力度。探索和建立高铁经济带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利用代替增量供给的土地供应新机制。对高铁沿线重点项目建设给予建设用地指标倾斜,在符合国家和省相关准入规定的前提下,允许以国有土地租赁、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或入股等方式供地。

  第四节 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省发展改革部门会同省直有关部门,加大对高铁沿线政府建设高铁经济带的指导和支持,定期对重大事项和重点工程进行动态跟踪。建立健全规划评估制度,借助第三方中介机构,定期开展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鼓励公众参与规划实施的监督,确保规划目标任务落实到位。 


文章高级搜索
 
信用报告 信用修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10-56200836

13240083111

在线客服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