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常州市金坛区印发《常州市金坛区涉企行政检查实施办法》,着力破解市场主体反映的频繁检查、随意检查、选择性检查、重复检查等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突出问题,采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一体化推进涉企行政检查,探索开展“信用+柔性”执法,推动信用融入综合执法,全面推行“监管一件事+综合查一次”。
一是部门联动做加法,实现执法检查一张表。涉企行政检查实行清单管理。行政执法机关结合监管对象所属行业领域、信用状况、风险程度等因素,区分等级、范围、频次,实施差别化行政检查。探索“执法监管一件事”,设置适用场景,部门+部门、部门+板块、板块+板块,多场景串联增加部门联动,打造进一次门,做全套体检,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
二是计划统筹做减法,实现执法任务不重叠。制定2024年行政检查工作计划,明确检查对象范围、检查事项、检查方式以及检查比例等内容,严格按照工作计划组织实施。明确规定行政执法机关在一年内对同一检查对象的同一检查事项实施的行政检查不得超过一次,以实际需要为导向合并、精简相似任务。截至目前,整合检查事项12项,同比下降7.6%,通过计划统筹开展的检查数占比达72%,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三是常态培训做乘法,实现执法技能专业化。依托“如山讲堂”、专题讲座、培训平台等各种线下线上形式,邀请江苏省司法厅、常州市司法局、河海大学法学院教授等专业人员为一线执法人员进行授课,全方位、多角度地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等和工作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进行培训讲解。通过岗位大练兵、行政处罚听证观摩庭、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执法人员专业素养,进一步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四是数字赋能做除法,实现执法服务最优解。推行“四书同达”制度,在向违法企业制发《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同时,一并提供《信用修复告知书》《守法建议书》《学法用法倡议书》,实现对企业“行政处罚—合规指导—信用修复”的“全链条”监管闭环,推动行政监管由“一罚了之”向“惩教结合”增值服务转变,真正体现“执法温度”,避免企业因同类事项重复处罚,引导合规经营,最大限度减少企业因信用问题导致发展受限,护航企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