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工作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扩大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河南)的公信力和影响力重要抓手。华龙区多措并举、压实责任,持续加强和规范全区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归集公示管理工作,有效提高了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归集共享的及时性和准确率,也为我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是业务领域全力推进,协同监管成效初步显现。
从加强各业务领域的企业信息互联共享着手,着力提升整体信息利用能力和市场监管效能,促进了企业自治、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社会共治多维格局。2025年截至目前,已累计归集信用信息39万余条,其中,行政许可信息583条、行政处罚信息14条、监督检查信息11条、其他执法信息47条、行政裁决信息132条、行政确认信息373条、行政给付信息5969条、行政征收信息179041条、信用承诺信息20万余条。
二是不断强化业务培训,全面提升整体工作效能。
涉企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工作开展以来,各相关业务股室履职尽责,将履职过程产生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抽查检查、行政确认、行政征收、司法信息、荣誉信息等各类涉企信息,按照要求及时全量归集,实现应归集尽归集,做到应录尽录。同时,因人制宜地对业务联络员进行培训,有效提升了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推进了工作的开展。
下一步,一是依托市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强化工作专班作用,进一步完善信用信息归集“周提醒、月反馈、季通报、年评价”制度,实现信用信息“应归尽归、应示尽示”。二是通过媒体、网络、社区等多种渠道,开展信用教育活动,加强信贷知识普及和诚信教育,引导企业等主体树立诚信观念。三是推广信用承诺制度,发挥信用激励作用,推动信用信息有序共享和高效利用,构建社会信用激励约束机制。四是丰富创新“信易+”场景,以信用激励为导向,在医疗就医、旅游购物等领域探索新模式;运用信用手段在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乡村振兴等方面开拓创新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