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召开企业信用积累情况和注意事项提醒新闻发布会。江西企业信用积累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省营商环境的工作中取得了积极进展。
截至6月30日, 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共组织开展企业公示信息、登记事项“双随机”抽查检查2次,抽查企业1.17万户,抽查比例为1.7%,达到全年抽查任务的34%。
数据表明,2018年企业信息公示取得一定进步和成效。2018年度企业年报公示率达到92.68%,同比提高0.99个百分点。企业信息公示系统累计归集公示数据3093.3万条,同比增加548.5万条。其中共有106401户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19087户企业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
江西省营商环境的工作中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是提高异常名录移出速度,让“办事更快”。将符合移出条件的办结时间由5个工作日压缩到1个工作日,大大缩短办事周期。
二是认真开展企业信息公示工作,让“服务更好”。采取多种形式,全力推动企业年报工作。
三是探索建立企业信用修复机制,让“程序更简”。代拟了《江西省失信记录市场主体信用修复办法》。
四是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让“花钱更少”。不断企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五是促发展拉高线,建立数据分析预警运用机制。开展企业信用数据数据分析、预警、运用。
六是保安全守底线,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充分运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江西),注重四种监管,开展联合约束和惩戒。
以上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的努力。企业是市场的细胞,气正风情的市场市场环境也需要每个市场参与者自觉守法、恪守信义。省市场监管局信用监管处负责人提醒广大企业经营者:按时公示年报、配合随机抽查、远离“黑名单”,目的主要是提醒全省广大企业提高信用意识,注重信用积累,避免留下信用污点。
据了解,江西省将扎实推进信用监管各项工作,着力提升监管公平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努力实现“促发展拉高线,保安全守底线”的工作目标,为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作出新的贡献。
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后,将有以下后果:
1、向银行申请贷款、签订合同、海关通关方面将受限,影响公司正常运行。
2、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等方面将受限,降低企业竞争力。
3、 会向社会进行公示,严重影响企业信誉,企业想与他人合作时信用会遭到质疑,合作阻碍也会加大。
4、 被列入异常名录满3年以上仍未履行公示义务的,列入严重违法企业名单。
5、 被列入严重违法企业名单后,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等三年内无法在其它公司再担任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其在贷款、移民等方面也将受限。
进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又有什么后果呢?
后果一:严重违法失信企业肯定是重点监管对象;
后果二: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3年内不得担任其他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如果这些人已经担任了其他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的,那么,那些企业也必须办理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变更登记。
后果三:各种荣誉称号、“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等就与你无缘了;
后果四:最重要的是:严重违法失信企业信息与其他政府部门互联共享,实施联合惩戒!包括对从事商业行为的限制、部分行业准入的限制、担任重要职务的限制、享受优惠政策的限制…...还有大家经常说的限制高消费及出境等。
8月6日,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召开企业信用积累情况和注意事项提醒新闻发布会。江西企业信用积累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省营商环境的工作中取得了积极进展。
截至6月30日, 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共组织开展企业公示信息、登记事项“双随机”抽查检查2次,抽查企业1.17万户,抽查比例为1.7%,达到全年抽查任务的34%。
数据表明,2018年企业信息公示取得一定进步和成效。2018年度企业年报公示率达到92.68%,同比提高0.99个百分点。企业信息公示系统累计归集公示数据3093.3万条,同比增加548.5万条。其中共有106401户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19087户企业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
江西省营商环境的工作中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是提高异常名录移出速度,让“办事更快”。将符合移出条件的办结时间由5个工作日压缩到1个工作日,大大缩短办事周期。
二是认真开展企业信息公示工作,让“服务更好”。采取多种形式,全力推动企业年报工作。
三是探索建立企业信用修复机制,让“程序更简”。代拟了《江西省失信记录市场主体信用修复办法》。
四是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让“花钱更少”。不断企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五是促发展拉高线,建立数据分析预警运用机制。开展企业信用数据数据分析、预警、运用。
六是保安全守底线,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充分运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江西),注重四种监管,开展联合约束和惩戒。
以上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的努力。企业是市场的细胞,气正风情的市场市场环境也需要每个市场参与者自觉守法、恪守信义。省市场监管局信用监管处负责人提醒广大企业经营者:按时公示年报、配合随机抽查、远离“黑名单”,目的主要是提醒全省广大企业提高信用意识,注重信用积累,避免留下信用污点。
据了解,江西省将扎实推进信用监管各项工作,着力提升监管公平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努力实现“促发展拉高线,保安全守底线”的工作目标,为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作出新的贡献。
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后,将有以下后果:
1、向银行申请贷款、签订合同、海关通关方面将受限,影响公司正常运行。
2、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等方面将受限,降低企业竞争力。
3、 会向社会进行公示,严重影响企业信誉,企业想与他人合作时信用会遭到质疑,合作阻碍也会加大。
4、 被列入异常名录满3年以上仍未履行公示义务的,列入严重违法企业名单。
5、 被列入严重违法企业名单后,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等三年内无法在其它公司再担任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其在贷款、移民等方面也将受限。
进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又有什么后果呢?
后果一:严重违法失信企业肯定是重点监管对象;
后果二: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3年内不得担任其他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如果这些人已经担任了其他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的,那么,那些企业也必须办理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变更登记。
后果三:各种荣誉称号、“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等就与你无缘了;
后果四:最重要的是:严重违法失信企业信息与其他政府部门互联共享,实施联合惩戒!包括对从事商业行为的限制、部分行业准入的限制、担任重要职务的限制、享受优惠政策的限制…...还有大家经常说的限制高消费及出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