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修复是企业重塑信用的重要途径,为经济大循环注入“源头活水”。永丰县全力践行“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精准聚焦市场主体需求,创新信用修复服务模式,加强信用修复协同联动,开启全市信用服务示范试点创建,在信用修复领域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大力提升永丰“信用服务”品牌。
一、向“新”而行,“小创新”激发“大活力”。坚持制度和服务创新引领工作思路,努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创新制度上做“减量”。聚焦“问题导向”,探索“大方案”,相继印发了《关于永丰县创新信用修复服务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方案》和《关于做好永丰县行政处罚信用修复的通知》等制度文件,通过优化程序、细化管理,及时协调解决市场主体的“急、难、盼”;创新服务上做“增量”。坚持当好市场主体的“清障员”,做好市场主体的“服务员”,奋力扩大服务“面”。一是全市率先建立“两书同达”工作机制,做到及时提醒,确保失信市场主体能及时了解信用修复,按时完成信用修复;二是全省率先落实“信用修复一件事”,在县、乡便民服务中心和园区审批局设立信用“网格式驿站服务”,最大限度缩短企业往返距离,实现线下“就近办、随时办、方便办”;三是率先推行“管家式服务”,坚持“服务零距离”,为失信经营主体提供“暖心上门服务”,让行政处罚“硬约束”和信用修复“暖服务”实现“无缝衔接”。创新信用服务机制以来,永丰县协助市场主体完成修复612件,较2023年全年增长401.64%。其中协助外地跨区域修复300余件,线下指导70余件,“管家式上门服务”23次。
二、向“细”深化,“小数据”决定“服务力”
数据是信用修复等应用的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直接影响企业的信用状况。一是加强数据归集应用。加强信用信息资源整合,根据权责清单梳理公共信用信息资源目录,加大数据归集共享和赋能,依托信用信息数据平台,按照“全合规、零迟报、零瞒报”的工作要求,督促各成员单位及时、准确报数据,切实提升数据支撑能力。2024年1-10月,“双公示”信用信息归集4754条,各部门及时主动纠正行政处罚信息5条,错误数据同比减少8.3%,及时避免企业在招投标、政府补贴、评优评先等方面因信息错误导致无法修复的影响,大大提升市场竞争力;二是推动平台数据对接。信用信息归集是促进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关键,加强永丰县信用信息平台数据对接,是持续创新“信易贷”产品的基础。永丰县推出江西省首个利用当地居民基础数据授信的线上金融产品——“永E贷”,它的推出彰显永丰县信用信息服务平台这座数据“金矿”正在被高效开发利用,意味着永丰县的普惠金融已经进入“E”时代,标志着永丰县普惠金融改革取得又一创新突破。
三、向“全”覆盖,“小宣传”产生“大效应”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信用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广大经营者的遵纪守法和诚实守信意识,提醒广大经营主体“不失信”“多增信”。一是宣传网格化。各乡镇、园区、行政大厅通过线下发放宣传册等方式进行宣传;以“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6.14信用记录关爱日”等重大宣传活动日和龙头企业、小巨人企业等荣誉评选活动为契机,持续扩大宣传面;二是线上齐发力。通过信用修复微信指导群和政府网站“信用永丰”专栏长期更新信用动态;三是宣传送上门。宣传员通过“一对一”入企、入户开展走访宣传,“面对面”“零距离”宣传信用政策。通过大宣传,有效阻止两家信用修复企业资产受损,共计1.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