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宣传】温州鹿城,究竟有多“哇塞”?

发布时间:2025-02-05|来源:中新社浙江分社    

  

提到温州

你首先想到的是不是

“温州人很会做生意”

“温州人很有钱”

没错!作为最早一批投身改革开放的全国民营经济先发地区,温州鹿城有9万人,在133个国家和地区创业奋斗,创造了全国第一张个体户营业执照、全国第一家批发市场、第一家股份合作制信用社、第一家无区域民营财团……

全国第一张个体户营业执照。鹿城区委宣传部 供图

全国第一张个体户营业执照。鹿城区委宣传部 供图

全国第一家股份合作制信用社。鹿城区委宣传部 供图

全国第一家股份合作制信用社。鹿城区委宣传部 供图

然而

鹿城从古至今浓厚的商业气息

并没有影响其深厚的人文底蕴

相传书圣王羲之也曾在此留下“墨池”等遗迹。鹿城区委宣传部 供图

相传书圣王羲之也曾在此留下“墨池”等遗迹。鹿城区委宣传部 供图

鹿城自古以来文风鼎盛,人才辈出,如东晋中国山水诗鼻祖谢灵运,南宋永嘉学派代表人物叶适,当代“一代词宗”夏承焘等,相传书圣王羲之也曾在此留下“墨池”等遗迹。

孟浩然楼。鹿城区委宣传部 供图

孟浩然楼。鹿城区委宣传部 供图

“百戏之祖是南戏,南戏故里在温州。”位于鹿城九山公园内的九山书会,是南宋时期温州南戏创作与演出的中心。我国迄今发现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戏曲剧本《张协状元》就在九山书会诞生。

戏曲《张协状元》。鹿城区委宣传部 供图

戏曲《张协状元》。鹿城区委宣传部 供图

如今的鹿城,从最初的五马历史文化街区一枝独秀,到如今九山书会、温州子城、墨池坊连线成片,华盖里、晏公殿巷、大厅巷再添细节,温州古城的图景日益完整,既见山水、品文化、存乡愁,又鉴时尚、尝烟火、得趣味。

五马街。鹿城区委宣传部 供图

五马街。鹿城区委宣传部 供图

鹿城为什么好?

鹿城做对了什么?

10月25日晚

“中国县域治理大讲堂”第二十六讲

开讲啦

白洪楞现场分享。中新社记者王刚 摄

白洪楞现场分享。中新社记者王刚 摄

中共温州市鹿城区委书记白洪楞

作为主讲嘉宾

带大家看

鹿城区如何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

推进县域治理现代

要以一流的城市品质

吸引人的发展

01

城市管理比城市建设更重要

在全区范围内实行环卫一体化管理,在道路保洁、绿化维养上加大投入力度。鹿城将道路保洁标准从9.7元/平方米提升到14.5元/平方米,每年安排5000万元用于行道树修剪,把架空电线埋到地底下去,把柏油路换成对灰尘吸附性更强、更安静的沥青路,呈现干净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

一条条“花漾大道”贯通鹿城东西,粉色的道路拥抱着整个城市。鹿城区委宣传部 供图

一条条“花漾大道”贯通鹿城东西,粉色的道路拥抱着整个城市。鹿城区委宣传部 供图

02

面上均衡比点上出彩更重要

地标显示度固然重要,面上均衡性、基础承载力也是关键。2016年,鹿城聚焦城中村、老旧房屋开展“大拆大整”,4年内改造了79个城中村(区块)、拆除了774万平方米旧房,基本解决了城村交错问题,并以“新建安置房质量不低于商品房”的标准,让房企参与安置房建设,推动老城区、新城区人居环境差距明显缩小。

最美安置房。鹿城区委宣传部 供图

最美安置房。鹿城区委宣传部 供图

03

城市温度比城市高度更重要

要立足不同高度、不同角度看城市,让各个群体都能在城市看到自己想看的风景。鹿城通过“一老一小一家人”的优质服务,吸引更多青年人来到鹿城、留在鹿城、发展鹿城。

鹿城以“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再怎么投入都不为过”的理念,系统重塑学校布局、全面提升校园品质,5年内实施了70个学校改建、扩建、新建工程,努力把每座学校都建成标志性建筑。

“六朵金花”特色学校。鹿城区委宣传部 供图

“六朵金花”特色学校。鹿城区委宣传部 供图

鹿城悉心呵护少年国际象棋学校、少年艺术学校、少年美术学校、少年游泳学校、少年书法学校、少年足球学校等“六朵金花”特色学校,这几所学校走出过不少名人,例如巴黎奥运会100米自由泳冠军潘展乐和中国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诸宸、丁立人。

鹿城区人民医院。鹿城区委宣传部 供图

鹿城区人民医院。鹿城区委宣传部 供图

鹿城重点聚焦“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加大投入力度,5年内新增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8家,投用了区人民医院、区级养老服务中心。

要以开放的包容环境

成就人的发展

01

要“有感服务、无感监管”

1

要让企业少跑腿

近年来,鹿城大力推广浙里办APP等平台,集成审批事项、精简审批流程、加快审批效率,在街镇设立企业服务中心,直接把办事窗口搬到企业“厂门口”,已经基本实现了“线上一次不用跑+线下最多跑一次”的政务服务。

2

要让企业不折腾

生产经营这些“围墙内”的事情交给企业自己办,社会管理这些“围墙外”的事情交给政府来做。政府对企业少检查、少调研,更多是去做环境整治、配套建设等工作,帮助企业把园区道路建好、把园区卫生做好,让企业能够一门心思办自己的事情。

3

要和企业讲诚信

政府一定要有契约精神,该兑现的政策要快兑现、全兑现,坚决履约践诺、绝不过度承诺。

4

要为企业强法治

鹿城纪委针对性开展了基层站所专项治理行动,查处了一批干部、加强了警示教育,形成了有力震慑,得到了企业家的一致好评。

02

要“上接天线、下接地气”

在适当范围、合理条件下,给予企业更大的保护力度和支持力度,逐步引导企业走向规范化发展。

鹿城推行非重大过错“首次不罚”“轻微免罚”等保护机制,给企业家发展更多的“容错空间”。同时积极做好政策宣讲、业务培训,让企业家更加了解政府、理解政府。

03

要“高看一眼、厚爱三分”

1

要让大家政治上有荣誉

鹿城专设一定名额从人才和企业家中推选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会,还推出了政企恳谈会等常态化交流机制。

2

要让大家社会上有地位

鹿城在全国首创“民营企业家节”,定期评选十大民营企业家、十大杰出青年,积极宣传创新创业事迹,引导全社会向优秀企业家和优秀人才学习致敬。

3

要让大家事业上有成就

温州在支持温商回归、人才发展上做了很多工作、出台了很多政策,在温州最繁华的商务区建设世界温州人家园,每年举办温商大会。

对于愿意回乡投资兴业的温州人,给予全流程沟通、全方位保障,安排专人专班对接落实,这几年阿联酋侨领姜捷和土耳其温州商会会长程建兵回鹿城建设了一批温商回归项目,不仅促进了温州经济和温州人经济良性互动,还展现了温州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

要以和谐的社会氛围

凝聚人的发展

在城市打造熟人社会,站在群众的立场看待群众问题,发动群众的力量解决群众问题,进一步发挥好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作用,营造互帮互助、团结友善的社会氛围。

01

让小区“有人干事”

构建完善的组织架构体系,把住建局负责小区工作调整为组织部负责,牵头落实业委会组建、换届、选举等全流程事务。

02

让小区“有钱办事”

通过调配房产给社区对外出租、引导社区开展交通微循环对外收费等方式增加社区的经营性收入,反哺小区的建设发展。再引导市民群众通过“居民缴一点、创收抵一点、政府补一点、物业让一点”的模式收缴物业费,引入专业的物业服务,形成工作上的良性循环。

03

让小区“有章理事”

制定小区规章制度。例如社区每周组织业委会主任召开沟通交流会、增强业委会的组织归属感;定向推荐优秀的业委会主任担任“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立物业企业惩罚机制,根据日常投诉处理反馈、业主满意度测评等情况,予以招投标信誉加减分,通过一系列制度支持业委会开展日常管理。

04

让小区“有处议事”

专门搭建协商议事的载体——“三方议事堂”,由社区、业委会、物业“三方”主持定期协商解决小区问题,解决不掉提一级报街镇,再解决不掉再提一级报区委区政府,做到小事不出小区、难事不出区。

在这堂特殊课程的最后

白洪楞还同在场学子、观众

进行了互动交流

生动的内容发人深思

引来掌声阵阵

现场互动。中新社记者王刚 摄

现场互动。中新社记者王刚 摄

作为“中国县域治理大讲堂”主办方之一,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党委书记、社长柴燕菲表示,县域不仅是城乡融合发展的桥头堡,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突破口。鹿城区委、区政府瞄准“人的现代化”,围绕文化生态、城市品质、开放环境、和谐社会四个方面,凝聚“人”的力量,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为社会治理提供宝贵的县域经验。

柴燕菲还表示,作为“幸福温州”的主城区,鹿城近年来用“幸福”重塑城市新定位、新价值,通过办好民生实事、优化营商环境、包容多元文化等一系列举措,让民众的笑容成为城市最美的风景。

活动现场。中新社记者王刚 摄

活动现场。中新社记者王刚 摄

活动现场。中新社记者王刚 摄

活动现场。中新社记者王刚 摄

“中国县域治理大讲堂”由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发起共同主办,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作为指导单位,通过邀请县域治理“一线总指挥”走上大学讲台,分享治理经验推动县域善治,旨在打造读懂中国之治的“金课”。


文章高级搜索
 
信用报告 信用修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10-56200836

13240083111

在线客服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