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武口区全力优化农业农村营商环境,积极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武口区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常态化开展“送政策、送温暖、送信心、优作风、优服务、优环境行动”,着力解决一批农民合作社领域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难题,确保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促进农户持续增收。
大武口区通过优化乡村产业营商环境、乡村人才成长环境、乡村生态资源环境、乡村组织建设环境等,不断强化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政策扶持、纾困解难、业务指导和专业服务,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由数量增长向量质并举转变。
大武口区农臻种苗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9月,注册资金500万元,主要从事蔬菜种苗培育及销售,签订培育温棚220栋,已辐射带动大武口区隆湖一站周边200多户,年经营收入700万元以上,每年合作社为大武口区隆湖农户带来经营收益300万元以上,通过订单采购+育苗棚户约定+销售运输等服务模式,带动农户户均增收1.5万元。2023年合作社被评为自治区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为合作社提供技术支持,政策指导。合作社所在地区由于土地盐渍化严重,无法种植普通大地农作物,发展设施农业成为当地农户增收的主要渠道。基于当地实际,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与合作社积极探讨,引入先进技术,充分研究当地育苗情况,落实五个统一策略。一是统一指导,所有育苗户的技术操作流程由合作社统一编制打印成册,由技术员监督指导执行。合作社技术力量雄厚,有享受国务院津贴的沈长柏教授担任技术顾问,农艺师2名,专业育苗技术员10人,全程为育苗提供技术服务。凡是育苗户在生产中一切技术都由合作社无偿提供,并由专人定点定户指导服务;二是统一培训,在育苗工作中不定期的对小农户进行现场技术培训,累计培训25场次,培训300多人次,为育出合格的商品苗提供技术保证;三是统一采购,育苗户的育苗物资由合作社统一采购,统一发放,年统一采购发放种1.7万亩,发放育苗盘20万盘,育苗基质、农药、喷头、水棒和肥料等物资400多吨;四是统一防治,在育苗期间各类病虫害用药和防治时间由合作社统一安排实施统防统治,每年为小农户开展统防统治20次,辐射农户300多户;五是统一销售,育苗户育出的商品苗由合作社统一组织销售,每年为农户统一销售商品苗5000多万株,销售收入达到700多万元。通过系统的五统一育苗方案,确保育苗质量,提高苗木成活率,确保产品安全可靠,获得区内外客户的一致好评。
为合作社介绍人员,实践产业联农服务带农。合作社始终做好各项服务工作,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充分发挥市场要素,实现产业联农方式。为保障育苗收益,合作社在育苗工作中成立育苗订单采购小组,常年在周边地区采购育苗订单。成立育苗棚户约定小组,根据订单采购小组的订单任务提前预约育苗棚户确保订单完成;成立销售运输小组负责商品苗出棚,保质保量安全的运输到用苗地点。与宁夏立达尔公司及甘肃等地签订销售协议,通过多途径推动产业联农带弄。合作社响应乡村振兴巾帼行动,致力于为妇女创造就业机会。合作社为626名妇女创造了就业岗位,培养了6名女性专业育苗技术员。
完善管理机制,做“强”经营模式。指导合作社按照“民办、民管、民收益”的原则,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与农户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通过签订协议、规范运作,将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一是确立经营模式,提升示范效应。合作社在提升自身发展规模及效益的同时,按照提高效益,使育苗农户增收的这一宗旨及发展理念,实行理事带社员,社员带农户,互联互保,风险共担机制。鼓励社员和农户利用育苗后空闲时间种植多种蔬菜,合作社无偿提供技术服务,为温棚增加经济效益,为社员增加经济收入,为合作社进行规模化、标准化育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成立工作小组,落实发展规划。年初合作社按照发展规划,与温棚户签订育苗协议,育苗费按照实际管理时间核算,出苗后给农户结清。为覆盖农户育苗工作全流程,合作社成立订单采购小组、育苗棚户约定小组、销售运输小组等来保证全体育苗户的生产、销售中的各个环节。目前合作社的种苗市场已拓展至宁夏、甘肃、陕西、四川等地。近年来,合作社出售的种苗受到广大用户一致好评,形成了大武口种苗不用的好口碑。同时,也逐步形成了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种苗育苗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武口区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不仅为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未来,将继续推进改革创新,进一步释放发展潜力,为实现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