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信用公共服务平台

福建泉州:深挖信用数据价值 多元丰富“信用+”体系建设

发布时间:2020-07-27|

  
 在今年的疫情中,民营企业为经济社会发展保产保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部分企业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作为“十分天下有其九”的民营经济大市,泉州如何在后疫情时代下关切企业诉求,借助信用数据价值精准扶持施策,为守信企业纾困解难,解决当下的“燃眉之急”?

  以信用为标尺,引金融活水助企业纾困

  全国信易贷平台是国家发改委基于信用大数据创新应用的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自全国信易贷平台落地泉州以来,泉州市积极调动线上、线下力量,要求所有金融机构登录平台,及时发布相关金融产品,动员广大企业入驻。通过该平台对有需求的企业进行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画像,同时形成贷款需求企业白名单推荐给金融机构,实现企业融资需求与银行信贷资金之间的精准、安全匹配。企业只要信用够好,无须抵押就可以申请信用贷款。

  资金是企业的生命线。疫情期间,以服务业为代表的泉州市众多民营经济体都收到了巨大冲击。“服务业企业普遍反映的问题集中在流动资金短缺、紧张,这也是目前服务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特别是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企业,反映更为明显。”晋江市发改局副局长饶一兵介绍,中小微服务业企业大部分是轻资产,因此在做抵押贷款方面有难度,“但是,不少中小微服务业企业具有比较好的发展前景,信用记录良好,帮助这些企业应对困难、共渡难关对服务业整体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在这一问题上,“信易贷”为信用状况良好且符合授信支持条件的守信主体提供了便利优惠的融资信贷服务,缓解了泉州守信主体融资难、融资贵、担保难等问题。

  3月30日,晋江农商银行通过全国信易贷平台,成功为晋江某鞋服有限公司发放贷款200万元,这是该行自3月26日入驻全国“信易贷”平台后发放的第一笔贷款。短短两个月时间,该银行已为30多家企业授信8885万元,并针对性推出了贷款年利率低至6%的金融产品。通过全国信易贷平台,金融机构可以高效精准为受守信主体提供信用服务,缓解守信主体的生产经营压力,提高了他们的政策获得感,为泉州民营经济注入更多金融活力。

  截至7月10日,泉州市已入驻全国信易贷平台金融机构59家,发布“信易贷”金融产品35个,累计注册企业442家,成功授信177笔,授信金额2.69亿。通过该平台不断提升提升信用的增贷作用,切实降低泉州守信民营经济体的融资成本。

  以信用为参照,多元社会调查助司法办案

  连续4年,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出对新业态要“包容审慎监管”。包容审慎通常被认为是行政管理的理念,面对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泉州市司法部门首创在涉企办案中应引入包容审慎理念。

  今年3月下旬,泉州市检察院、泉州市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泉州市中心支行、泉州市工商联四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开通“司法+征信”双向绿色通道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的意见》,开创新型检察服务模式,打通惠企刑事政策落地难这一痛点。

  在这一模式下,泉州市发改委指导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品运用数据分析能力盘活各部门的监管数据,通过统合公共信用、金融信用及司法信用等多维度信用数据形成民营企业信用状况精准画像。信用画像等数据成为涉案企业社会调查材料的补充,实现对涉企案件、事项的分类、分层处理,精准贯彻了“少捕慎诉”或“从严从快”的司法政策,落实最高检“可捕可不捕的不捕,可诉可不诉的不诉”的惠企刑事政策。银监部门负责引导金融机构充分运用“企业信用画像”服务,优化信贷流程,实现银企融资需求的精准、安全匹配,在服务民营企业融资需求的同时,也兼顾金融机构的资金安全和信贷廉政风险防控。

  宽而有序、严而不苛,对信用良好的企业“不打搅”,对信用较差且风险较高的企业“精准重点关注”,打造了“亲清护企”的企业发展环境。建立健全以信息共享为基础,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监管体系,构建动态风险管控体系。

  以动态监管促诚信 鼓励失信主体积极修复“信用裂痕”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不仅仅是个人私德与品行,也是经济良性运行的前提,社会稳定有序的基础。要确保社会信用体系行稳致远,施行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是重要途径。2019年以来,泉州在失信惩戒方面作出了诸多探索,重点关注安全生产领域失信人员、发布《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切实加强信用监管和司法惩戒工作的通告》……对于失信者,有关机关或部门与人民法院除了依法依规实施跨地区、跨部门联合失信惩戒,还鼓励实施市场联合惩戒,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在“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大背景下,知错能改的失信主体并非没有“后悔药”。从2018年开始,泉州市发改委定期举办公益信用修复培训班。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重视自身信用建设,企业信用意识日益增强,参加培训班的人员逐年递增。在2019年11月举办了泉州市第二期公益信用修复培训班上,共有200多家企业参会。参与培训的人员当中,有的是需要修复失信记录的企业代表,有的是需要掌握信用知识、了解信用法规政策的企业管理人员,还有不少是从泉州市域外闻讯而来的企业家。按照“谁认定、谁约谈”,各行业主管部门主动通过失信提示和警示约谈等方式督促失信主体限期履行相关义务、纠正失信行为、消除不良影响。自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工作开展以来,已有近600家企业修复了信用记录。市场监管局约谈经营异常名录企业700多户。针对疫情的特殊影响,今年2月底,泉州市发改委及时出台相关文件,开通信用修复“绿色通道”,实现信用修复网上全程办、审批“零等待”,在市级审批环节中符合国家修复规定的企业可即申请即办结,避免了由于信用修复不及时造成企业无法正常生产经营。泉州让社会信用体系不仅有尺度,更有温度,引导企业投保出口信保、为企业出具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在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中,维护企业权益、护航企业生产经营。

  一流的营商环境离不开信用体系支撑,但信用并非一潭死水。在激励守信、惩戒失信的同时、包容失信主体通过主动纠正失信行为、消除不良社会影响等方式修复信用,三者共同构建了动态信用评价系统,增强了社会诚信体系的活力。通过建立有利于自我纠错、主动自新的社会信用机制鼓励大众积极守信,使诚信成为社会发展的鲜亮底色,为泉州经济发展建设增添澎湃的动力。

文章高级搜索
 
信用报告 信用修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10-56200836

13240083111

在线客服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