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干部是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基础,是做好基层工作的骨干力量。基层干部身处一线,既是党情民情的“亲历者”,也是国家政策的坚定“执行者”,更是维护党的形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实践者”。在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过程中,我市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把群众的所急所需所盼作为工作重心,用心用情用力把百姓的“关键小事”当成“顶天大事”“自己家事”,以“时时放心不下”换取群众“事事放得下心”,在基层广阔舞台上当好“主角”、舞出精彩、实现价值。
金平区金砂街道金丰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魏忠吟:凝聚社区合力 激发基层动能
将小区治理从“独角戏”变为“齐奏曲”,这是金平区金砂街道金丰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魏忠吟在社区治理中的创新举措。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在她的带领下,社区两委干部深入群众,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通过精细化提升基层治理,为群众排忧解难,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区。
在金丰社区,为了让“党建”与“公共服务”深度融合,魏忠吟进行了一系列的有益探索,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物业管理公司、社区公益机构等联动起来,构筑起“阵地有用、服务实用、群众爱用”的党群服务全域矩阵,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普惠的公共服务。
“‘百千万工程’开展以来,社区上门走访送政策、组织知识技能培训会、企业家座谈等方式,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让我们感觉到创业氛围越来越好。在社区的带动下,我们企业积极参与到社区的‘百千万工程’文化惠民建设中,相信在社区的带领下,商户会发展得越来越好。”社区公益教育机构、圣贤文化交流中心负责人蔡可凡说。
社区老年人众多,魏忠吟通过“大走访”建立“细台账”,针对性制订服务措施,开展便民服务、手工乐、红歌汇等活动,让辖区老年人真正享受到“家门口”的贴心服务。社区居民姚丽英告诉记者:“每次去办事,居委的同志对我们非常热情,接待也非常周到,服务效率相当高。社区还开展了各式各样的活动,有亲子阅读、暑假公益课堂,还组织老人的‘手工乐’,这些活动让我们非常快乐。”
为切实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金丰社区精心打造“党群服务超市”专区,在全区率先实现“积分兑换服务”的基础上,探索“积分-服务-权益”的良性循环链条,形成服务循环兑换模式,用“小积分”撬动社区“大发展”。
“下一步,金丰社区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围绕‘百千万工程’工作部署,以推进社区基层治理为契机,持续聚焦‘一老一小’民生领域,整合多方力量和社会资源,加强阵地建设,提升服务水平,让党群服务中心成为‘聚人气、接地气、冒热气’的温馨家园。通过开办党群积分超市,抓实积分制管理,以‘小积分’引领社区治理‘新风尚’,凝聚社区合力,助力‘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魏忠吟说。
龙湖区南社村村书记王顺丰:做强富民产业 聚焦绿美生态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在汕头市龙湖区南社村,文明新风正悄然兴起,村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南社村面貌的崭新变化,让人自然而然想起村里的带头人,他就是南社村的村书记王顺丰。王顺丰以坚定的信念、务实的作风和不懈的努力,把曾经软弱涣散村变为文明富裕村,让广大村民共享“百千万工程”的建设成果。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2020年9月,王顺丰上任南社村书记后,他面临着重重困难。他把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发挥“领头雁”作用。一方面他狠抓班子队伍,促进南社村班子和谐发展;另一方面,他在每周星期六设立“书记连心日”,及时了解村民的“微需求”和“微心愿”,记录下为村民服务的“办事清单”,并推行“党建+网格”管理模式,提高精准化精细化服务水平,为群众解忧排难,让村民每一项诉求都得到解决。在他的推动下,南社村全力推进“三清三拆”,创新性设立建筑材料回填土临时堆放点,实现全村零违建,建成大池文化公园、党群服务中心等民心工程,提升群众幸福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完成本村道路硬底化、绿化、亮化,环乡路全线贯通;“见缝插绿”打造“四小园”,点缀绿美南社。
“南社村环境现在大家都很满意。有了休闲的好去处。村里有个长者食堂,特别是老人个个都非常满意,有时候我们老人就到这里吃饭,很方便。”村民王宏明说。
扶持农业,助力农业发展,是王顺丰心中的情怀。他引导农民科学种植经济作物,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益。推动农田水利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增强农民的科学种植意识,引导农民科学种植,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发展本村特色产业。在这基础上,王顺丰还充分完善南社村旅游设施,打造油菜花海,现在已成为旅游的网红打卡点,很多外地游客慕名而来。“我们村这两年打造了油菜花田,还种花种草,让村容村貌变得非常漂亮,汕头周边的游客都来我们村打卡游玩,对我们餐饮业来说,生意也比以前好了很多。”商户刘越川说。
王顺丰的故事,如同一束温暖的阳光,照亮了乡村的每一个角落,温暖了每一个村民的心田。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为村民们带来了幸福和希望。他还在村里实行“自治+积分”模式,健全积分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群众参与乡村自治积极性,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推动“百千万工程”步步深入。
“接下来南社村将持续做强富民产业、聚焦绿美生态、推动共建共享,统筹推进全域‘绿美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使全村风貌从一处美向全域美延伸。推动毛织、电商、玩具等产业做强做大,带动辖区经济发展,助推南社‘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王顺丰说。
澄海区溪南镇西社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林广先:抓党建聚合力 以实干履使命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在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过程中,澄海区溪南镇西社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林广先抓党建、聚合力,为推动乡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不断努力,用平凡踏实的行动,展现为民服务的深厚情怀和基层干部的质朴初心。
打铁还需自身硬,林广先牢记自己“领头雁”的职责,打造了一支以村党委为核心、以村“两委”班子为主体、党员群众共同参与的服务型管理队伍。为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林广先坚持以加强市场管理和改善营商环境为核心,积极推动相关项目落地。在他的努力下,村里成功引进第三方资金在辖区内建设通用的商铺、厂房,吸引更多的投资和商业合作机会,为村民提供更多就业创业机会,进一步增加收入来源。目前西社村内工业工厂已达到50多家,狮头鹅养殖户已达到17户。
“我们这个市场是1995年建的,比较简陋,在‘百千万工程’的推动下,市场进行升级改造,现在环境比以前好了很多,还增加了一些档位。”农贸市场管理人员林厝边说。
听民声、解民忧,当好村民群众“贴心人”,是村干部的重要职责之一。林广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带领村党委深入走访,发现并解决群众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定期组织志愿者对全村大街小巷进行卫生整治,为群众营造良好的出行和生活环境。
“村里变化特别大,特别是在创建‘百千万工程’过程中,从村容村貌、四小园、美化绿化、环境好了很多。平时空闲的时候多了很多场地给村民活动,心情更舒畅了。”村民林齐顺说。
阶段来,西社村紧紧围绕“百千万工程”,全力推动典型村培育工作,坚持党的领导,做好民生实事,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文明村。在林广先的团结带领下,西社村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林广先表示,接下来西社村将以造福群众为根本,持续做好人居环境整治,“见缝插绿”加强“四小园”建设,推进绿美建设,提升乡村颜值。结合“优秀建议奖”鼓励村民提建议,打造阵地推动党群议事协商,完善乡村治理。做好综合市场的管理,发展狮头鹅养殖、优稀水果种植等产业,推动辖内经济发展,助推西社“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潮阳区棉北街道平北社区党委、居委会主任张启朝:不忘为民初心 打造魅力平北
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潮阳区棉北街道平北社区党委、居委会主任张启朝坚守社区基层一线至今已有二十多年。在这一岗位上,他甘于平凡、乐于奉献,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数十年如一日忘我工作,认真落实推进“百千万工程”各项工作,打造充满魅力和活力的平北社区,在实现发展中千方百计为村民寻找致富之路。
乡村振兴战略是加强基层党的建设、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必然选择。张启朝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加强社区班子队伍建设,把“党建惠民”理念植根于美丽乡村建设,在基层党建、富民强村上做出了一系列探索。他积极推动辖区闲置、零散、低效用地的盘活利用与再开发,筹资投入50多万元推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改建,规范设置“一厅五室”,不断拓展服务功能,提升服务群众水平。多方筹资8亿元推动建成2000套现代化、高品质农民公寓,解决社区群众困扰多年的住房难问题。同时,一、二期农民公寓共配套168间商铺和800多个停车位,全部对外出租,每年为社区集体增加创收约400万元。
“村里给农民建农民公寓,解决了农民兄弟的‘住房难’问题,农民基本上都分到了一套农民公寓。住的环境比以前提升了很多,我们住起来也很开心。”社区居民林加奇说。
在这一岗位上,张启朝始终不忘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面对社区困难群众和闲置劳动力就业难这一情况,想方设法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加以解决。他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做好服务,增强企业驻扎社区工业区的信心,推进了集体经济纯收入逐年递增,同时引荐村民到企业工作,切实解决村民就业难的问题。与此同时,他鼓励和支持群众发展多种经营,引导有农业生产经验的群众承包250多亩耕地种植蔬菜和发展淡水养殖业,有效带动群众致富增收,另外,他推动成立“汕头市潮阳平北慈善基金会”定期对患重症村民给予援助。“社区每个月都有拿钱给我,逢年过节也有,平时也有来关心,我的生活才过得去。干部很不错,对我很关心,不然我就没有今天的好生活。”低保户陈木顺说。
在张启朝的带领下,平北社区充分发挥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来抓,坚持重农强农调子不变,惠农富农力度不减,大力促进农民创业,积极盘活资产资源,着力培育富农产业,深入推进脱贫攻坚,使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平北社区将紧抓发展机遇,谋划创新思路,攻坚克难,狠抓落实,以‘做强产业、做实民生、做美乡村’为主要抓手,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打造宜业宜居宜游,魅力平北,活力平北,为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作出‘平北贡献’。”张启朝说。
潮南区峡山街道汕尾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李镇沐:发挥“头雁”作用 提升宜居环境
党支部是落实党的工作的坚实力量。潮南区峡山街道汕尾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李镇沐充分发挥“头雁”作用,扎根于社区第一线,在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中走在前、做表率,以“想干事、能担事、善成事”的良好作风将社区打造成为凝聚党心民心的坚强“战斗堡垒”,让“百千万工程”的建设成效惠及广大群众。
安定有序的环境是社区实现发展的重要前提。在落实“百千万工程”工作过程中,李镇沐以党建为引领,将抓好营商环境作为突破口,结合社区实际,推动对老党员、流动党员等群体分类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并以社区“大党委”推进在职党员“双报到双服务”。团结带领干部一班人扎实开展基层治理,着力解决了环美路商业街脏乱差问题,大力整改占道经营现象,整顿交通秩序维护治安安全。在其努力下,汕尾社区被汕头市精神文明委员会评为“汕头市诚信示范商业街区”。“在社区的带领下,我们商业街的经营氛围越来越好,商户诚信也好了,服务品质也有所提升,相信未来商业街会越来越好的。”商业街商户林女士说。
群众的需求,就是工作的方向。李镇沐始终将切实推进民生事业发展,保障社区居民生活作为工作重点之一。为提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面,社区集体出资为村民缴纳农村新型医疗保险金约100万元,在推动文明创建工作的同时,社区还着重解决群众所需所盼,推动民生实事落地见效,让商户群众切实感受到文明创建带来的变化和实惠,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这些年,社区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非常好,每次去办事都很热情,能够解决我们的问题,服务效率很高,有问题很快就能得到解决。”社区居民陈东伟说,“社区也经常组织一些便民活动,比如免费体检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而且社区的环境卫生保持得很好,绿化水平有所提升,让我们实实在在感受到‘百千万工程’带来的好处。”
阶段来,汕尾社区紧紧围绕“百千万工程”,全力推动典型社区培育工作,切实加强作风建设,推进民生事业发展,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着力打造宜居幸福文明社区。去年以来,李镇沐牵头兴办了好事实事项目5个,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5场次,为社区腾出新空间800多平方米,并通过改建汕尾市场、扩建文体广场,修缮公共厕所等推动社区面貌焕然一新。
“接下来汕尾将坚持服务至上理念,发挥商业街示范引领作用,加快推动辖区经济发展,深化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绿美建设,提升社区人居环境,为‘百千万工程’贡献汕尾力量。”李镇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