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等陆续开通,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进入新阶段,三地商业贸易、金融信贷和公共服务等相关跨境信用风险管理需求不断增长。
在日益频繁的经贸往来背景下,港澳企业和港澳个人在大湾区的金融需求是否得到满足,金融供给可否打破跨境信息流动的壁垒,是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据了解,目前多数银行可为港澳企业和港澳个人提供基础金融服务,但融资贷款方面的金融供给侧仍是短板,主要原因是信用跨境难,大陆银行对港澳的信用数据多数为空白,如港澳人士想要在内地办理个人信用卡、信用贷款等涉及个人信用的金融活动,往往需要提供在大陆的资产证明、在大陆优质公司开具工作证明等一系列高门槛、繁琐的资料并等待很长一段时间。
今天,来自香港的李女士,通过获得由珠海市跨境信用协会颁发的“香港居民信用评价证书”,证明自身在香港的优质信用,向中国银行珠海分行申请个人消费信用贷款获得受理。
基于珠海市发展和改革局牵头搭建的全国首个专门面向港澳企业提供多元化跨境信用服务的平台“珠港澳跨境信用服务平台”,由珠海市跨境信用协会香港办事处发出的“香港居民信用评价证书”,全面覆盖了委任人在香港的信贷资料。在获得委任人的授权后,珠海市跨境信用协会香港办事处在香港融资行业从业员协会的配合及协力之下,综合分析委任人在香港的个人征信报告、相关的债务追讨诉讼和破产资料的公众纪录、反洗钱风险辨识系统结果、融资行业专家分析、对比融资行业信息机制以及通过香港融资行业从业员协会研发的“评信”系统进行评估。该评估主要集中在贷款收入和开支与负担能力评估个人的还款道德质量(Character)、还款能力 (Capacity)、环境考虑(Consider)、面对挑战(Challenge)和工作经历(Condition) 五个方面进行的5C分析法,评估委任人的诚信及还款意图。
评价证书将给予委任人“无信贷不良记录”、或“信贷记录异常”两个评级。该评级具有权威性,能真实反映委任人在香港的信贷状况及诚信记录,是大湾区整体跨境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了解,李女士是首张“香港居民信用评价证书”持有人。
珠海市发展和改革局指导珠海市跨境信用协会香港办事处联合香港融资行业从业员协会这一举措,是港珠澳大桥开通以来由陆地“硬连接”到市场要素的“软联通”,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示,进一步加强内地与港澳交流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为港澳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港澳同胞到内地发展提供更多机会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