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出企业用水报装‘四零’服务”“常态化管理,累计帮助企业完成信用修复535件”……今年以来,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全国一流、省内领先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目标,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多措并举、主动服务,获得了企业点赞和好评。
推行“四零”服务,企业用水报装再提速
9月26日上午,温州九上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陈先生来到市公用集团海滨便民服务大厅。当天他要申请工业厂房施工用水报装,但又担心审批速度过慢,影响工程进度,因此心里满是忐忑。
陈先生的企业计划于2022年第一季度进入投产。由于工期紧张,企业在施工机械、人员到位后第一时间就提起了工程用水报装。
“按我以往的经验,用水报装审批至少要12天。”陈先生说,项目计划的开工时间是9月30日,短短几天要完成申报审核和安装,在他看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
让陈先生没想到的是,仅用了3天时间,于9月28日上午就完成了装表通水。不仅如此,温州自来水有限公司还依据惠企政策,免除供水管线设计、施工、材料等费用,为企业节省了约6000元。此外,温州自来水有限公司还做了《用水“一件事”用户用水需求登记表》,为企业做好后续正式用水报装的前置服务工作。
据了解,自2019年温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牵头国家营商环境获得用水用气指标评价工作以来,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牵头公用集团及供水、供气企业等组成工作专班,创新推行企业用水用气报装“四零”(零材料、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服务工作模式。在该模式下,非居民客户用水用气报装无需再提供任何材料、无需到线下营业厅申请、无需承担建筑区划红线外外线接入工程的投资费用、无需前往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相关审批许可,实现用水用气报装业务“无感式”办理,大大提升了企业的便利度和满意度。截至目前,市区累计为用水用气报装企业减免材料913份、减免273户企业 客户报装费用243.45万元。
助推企业信用修复,全市已累计完成535件
位于温州大道的某建设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工业与民用建筑、电力建设为主营业务的建筑工程类公司,据综合行政执法案件网上办理系统核查,2017至2020年,该公司平均每年有数条行政处罚记录,涉及未经核准擅自处置建筑垃圾、不文明施工等违法行为。
据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公司业务拓展,像国家电网、葛洲坝集团等大型央企对合作方的诚信要求是“零行政处罚记录”,企业在参与项目招投标、贷款,乃至法定代表人资格审查等环节深受行政处罚记录困扰。
2021年上半年,该公司部门经理上门申请对一条已到期的行政处罚记录做信用修复,在经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中队和业务处室的帮助下,历时1个多月,该条行政处罚记录完成了信用修复。
据了解,由于行政处罚信息被纳入企业信用档案,将导致部分企业无法参与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去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率全市之先将“信息修复”模式由企业申报调整为政府主动排摸,并出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全面开展信用修复工作的通知》,指导各地综合执法部门精准开展该项工作,助力企业增信减负,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截至目前,综合行政执法全市系统通过常态化管理,为企业信用修复已累计535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