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拓宽“两山”转化路径,衢州市开化县立足区域生态优势,围绕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统筹”,以精准化扶持、品牌化培育、数字化赋能等核心工作为抓手,将信用元素融入“开化龙顶一件事”应用,以信用智治为龙顶振兴发展积能蓄力,使“小叶子”真正成为群众致富奔富的“大产业”。
01相关做法
(一)搭建全产业链数字化平台,实现经营行为“码”上管。
探索“产业大脑+未来茶场”发展模式,创新打造开化龙顶全产业链数字化应用,聚焦1个能力中心,茶种植、茶加工、茶流通、茶品牌、茶文化、茶服务6个子场景,1批未来茶场,N个应用,构建形成“161N”多跨应用场景,并开发直接服务于茶农茶企的“开化龙顶一件事”特色板块,包含通用包装申领、商标授权、个性化包装、茶标申领、共享茶厂等服务。利用“信用+”模式赋予茶叶产品产地专属身份二维码,对茶叶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环节留痕可追溯,让茶叶产品的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通过“一品一码”实现茶叶全生命周期可追溯管控、龙顶品牌全统一。
(二)构建深层次数据评价体系,实现信用信息“码”上查。
应用打通农业农村、气象、金融、人社、资规、市场监管、税务等多部门间的数据信息壁垒,全量归集政务数据、信用数据、金融业务数据、第三方数据等,实现数据资源统筹整合,为应用夯实数据底座。以公共信用信息和行业监管信息为基础,构建信用评价指标体系,从基本情况、公共信用、生产管控、质量提升、市场反馈5个维度、19个二级指标构建信用评分模型,对县域内1074家茶企农户开展信用评级,实现自动赋分、动态更新,并通过数字身份码及管理驾驶舱进行可视化展示。社会公众、企业商户、监管人员扫码即可获取市场主体信用档案及评价结果,实现“实时查、随地查”。
(三)拓展多维度信用服务举措,实现企业服务“码”上用。
通过共享茶企综合信用评价结果,围绕惠企政策、宣传推介、政务服务、评优表彰等方面,推广茶产业守信激励措施,持续释放信用惠企红利。聚焦“整链授信”,将企业信用转化为融资资产。积极与金融机构开展合作,推动信用评价体系与银行风控体系模型相结合,建立授信模型,计算不同阶段企业的授信额度,为守信主体提供整链授信、线上申贷、费率减免等便利信贷服务,促进解决企业融资环节的问题。开发企业环境气候风险监测、经营风险监测、金融风险推送模块,前移风险监管关口,实现茶产业全生命周期信用风险预警,助力茶企健康发展。
02主要成效
(一)强溯源,全程监测做优品质
依托“开化龙顶一件事”应用,贯通“从茶园到茶杯”的全链条溯源体系,实现主体全上线、地图全覆盖、数据全贯通、业务全闭环、服务全集成、一码全管控,运用数字化手段解决茶企用工难、茶叶销路窄、产茶效益低、品牌受众面有限等突出问题,从源头做好质量管控,保障茶叶品质。
(二)重信用,主体管理规范有序。
通过茶叶产品溯源赋码、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制定标准规范模型等举措规范茶企茶农生产经营行为,实现品质可控、全程可溯、主体可信,以“诚”立形象、以“信”谋发展,全面提高开化龙顶的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
(三)优服务,助力企业增信赋能。
通过数字化改革,倒逼制度重塑,出台《开化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关于开化县全域绿色生态茶园建设与管理的指导意见》等系列文件,为茶产业发展定标明向,为延长做强全产业链条,提升茶产业综合效益提供制度保障。通过提供政策直达、融资信贷、风险预警等更优服务,持续释放守信激励、惠企便民红利,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营造更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