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强化信用信息归集 赋能信用城市建设

发布时间:2025-01-08|来源:信用安徽    

  

近年来,马鞍山市郑蒲港新区以弘扬诚信文化、强化社会信用建设为引领,多措并举持续强化体制机制、多维度构建信用服务体系、探索信用修复服务模式,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提升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助力信用城市建设工作。

一是完善信用体制机制,融入信用元素。以信用信息归集、信用监管推广、信用惠民便企、诚信品牌拓展、信用专项整治为抓手,着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结合国家及省市各项信用建设工作,明确工作目标,建立日常推进、协调、通报、奖惩等机制,严格按照权责清单,指导全量信用信息归集,提升各单位积极性和主动性,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得到全面加强。截至12月末,累计归集各类信用信息约3300余条。

二是构建信用监管制度,提升监管水平。积极加强园区企业诚信监督,规范企业信用行为,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开展诚信培训,引导公众监督,有效提升了辖区企业信用水平,培育优质公共信用企业,并依托“信用中国”网站面向社会公开,累计归集报送信用承诺2000余份。进一步拓展信用报告应用,在行政审批、表彰奖补、评优评先等事项中全面应用信用报告,对监管对象精准分类。

三是激励修复并行,推行联合奖惩。持续激励与修复两手抓。利用信用信息平台实现嵌入信用查询,将公共信用信息作为行政审批、招标投标、政府采购、财政性资金使用等项领域重要参考依据,对信用良好的企业在政策申报方面倾斜激励,对失信企业坚决不予支持。建立失信行为专项治理台账,及时纠正失信行为,对已完成整改并符合信用修复条件的,引导、鼓励其尽快完成信用修复。截至12月底,修复失信信息20余条,移出严重失信主体100余个。

四是扩展“信易+”场景,释放信用动能。推动“信易+”创新应用工作,重点推行“信易贷”,累计动员企业入驻授权平台60余家,帮助企业解决多项融资需求。积极融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探索开展“信易批”,大幅压缩了信用良好企业审批时长。截至目前,持续探索开展“信易批”工作,将信用信息嵌入审批流程,创新方式方法,提升便民惠企水平。截至目前,新区“信易批”信用惠民便企应用场景案例被纳入安徽省信用惠民便企应用场景案例总名单,且在全市创新案例评选中获得特色信用案例及优秀组织奖。

下一步,新区将继续全面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各项工作,持续创优营商环境,为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信”力量。

文章高级搜索
 
信用报告 信用修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10-56200836

13240083111

在线客服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