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重大项目环评审批要素保障,市审批局持续推进环评领域“放管服”改革,在守住环评审批底线的同时,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强重点项目环评服务和信用体系建设,主动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环评服务关口前移,保障重点项目环评审批服务优质高效,助推项目尽快落地建设。
一是健全服务机制,主动开展服务。对标对表阳泉市2025年省、市重点建设项目清单,主动与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自然资源、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农村等主管部门协调沟通,实时掌握重点项目进展情况,提前从政策、技术和选址等方面开展合规研判,研判充分运用“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开展项目环境准入选址选线环境合理性分析,科学比选确定最优选址选线方案。及时做好与重点建设项目业主的沟通,第一时间告知重点项目环评形式、审批权限,指导、督促业主单位及时委托有资质环评单位开展环评编制,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环评编制工作。同时,注重跟踪服务,及时会商研究解决制约重点项目环评审批的难点、堵点问题。对建设单位反映的共性问题要快速反应、紧抓快办。建立“问题收集-问题解决-结果反馈-跟踪问效”工作闭环,保障重点项目环评手续顺利办理。
二是精简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能。全面推进环境影响区域评估和开发区(工业园区)规划环评成果运用,充分利用既有成果,强化环境数据共享,对满足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落实园区规划入区建设项目,压缩环评编制内容,简化政策规划符合性分析、选址合理性分析、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评价等内容。实施“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管理,推行并联审批和容缺受理,公示与审查同步开展;对于符合产业政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区域削减措施可行,环评文件质量良好的项目,畅通环评审批“绿色通道”,做到即申请即受理、即受理即审批,优化环评审批服务方式。
三是坚守审批底线,加强环评审批管理。切实守住法律法规、生态环境质量、环境风险防范和公众合法权益底线,严格“两高”项目环评审批,重点关注事关群众环境权益、涉及环境敏感区的问题,坚持严格把关和优化服务并重,在项目审批中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格落实《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五个不批”要求。规范环评审批流程,提高环评审批质量,并及时提醒建设单位落实环评主体责任,掌握项目环评进展,防范“未批先建”“边批边建”违法行为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