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王赛佳)“真没想到凭信用就能快速拿到低息贷款,这下扩大种植规模有底气了!”在大名县政务服务大厅,刚办好30万元乡村振兴贷款的种植大户王建军兴奋地说。今年以来,邯郸市大名县以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突破口,创新打造“信用+乡村振兴”模式,通过构建数字化信用生态,有效破解农村融资难题,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依托大数据平台支撑,该县打通各部门的数据壁垒,建立起覆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的信用数据库。截至目前,已为1200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2.7万农户建立动态信用档案,通过多维度的信用评价体系,将“信用价值”转化为“金融价值”。
“我们联合金融机构创新开发了‘信用+专属产品’服务体系。”大名县行政审批局负责人介绍,针对不同信用等级的农业主体,推出信用贷款、乡村振兴贷款等差异化金融产品,有效降低了农户的融资成本和时间成本。其中信用贷款年利率最低至3.45%,小额单笔授信时间缩短50%,最快30分钟即可完成审批放款。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信用贷款2500万元,惠及230家新型经营主体。
据悉,该县正加快推进信用体系建设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不断完善信用信息归集、评价和应用机制,探索“信用+智慧农业”“信用+乡村治理”“信用+乡风文明建设”等创新场景,让信用红利持续释放乡村振兴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