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扁担”左右并进 “强枢纽”双边赋能

发布时间:2025-04-28|来源:绍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融杭联甬接沪,两头要挑起来,一般过去讲的毛竹扁担是不行的,必须用金扁担!”2025年浙江省两会期间,当记者问到“绍兴准备怎么融入长三角”时,绍兴市委书记施惠芳这样回答。

近日,绍兴市两会闭幕。刚刚当选的绍兴市市长吴登芬在《绍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融杭联甬接沪”再深化将作为2025年绍兴市八大重点工作之一。

要做杭州和宁波两大城市之间的“金扁担”,绍兴正在加码“左右并进”。


01.锻造“金扁担”,加快建设共富示范市


有“知不足”的清醒,也要有“不知足”的劲头。在经济增速上,近几年,绍兴可谓在省内脱颖而出。

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绍兴的GDP增速达到8.7%,排在全省第三位;2022年,绍兴凭借4.4%的增速保持住省内前三;2023年,绍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91亿元,增速7.8%,仅次于舟山,居全省第二。今年《绍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数据是:2024年绍兴全市GDP增长6.5%左右,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88.9亿元。而2024年前三季度,绍兴凭借6.8%的增速冲到了浙江省第一。

绍兴似乎正在走出被“虹吸”的阶段。

接下去怎么提升?加快建设“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共富示范市”是此次绍兴市两会的热词。

据介绍,产城人文四要素中,“产业”是基础,要以科技创新引领融合,以产荣城、以产富人、以产促文;“城市”是载体,以开放发展赋能融合,以城引产、以城聚人、以城彰文;“人”是主体,以共建共享促进融合,以人优产、以人兴城、以人塑文;而文化则是灵魂,以传承活化带动融合,以文强产、以文润城、以文化人。

对此,施惠芳曾谈到,“绍兴市委把目光聚焦到产城人文上,就是因为这四方面是覆盖全要素、联通全市域、包含全场景的综合体系,是发展链条的关键环节,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


02.借力发展,选好赛道争取“双边赋能”


拓展发展空间,提升综合竞争力,绍兴的经济增长得益于产业转型,但“左右逢源”的区域优势不可谓没有助力。

据绍兴市委党校杨宏翔等人研究发现,从企业跨市投资数据信息来看,2018年以后,杭州、宁波对绍兴的新增投资超过绍兴对杭州、宁波的投资。绍兴与杭州产业关联度较高并且提升速度较快,杭州生产性服务业已经形成对绍兴在内等浙江省制造业第一梯队城市的匹配与支持。

同城化,一方面要交通互通,另一方面则是产业互融。当下,杭绍甬间综合交通网已不断织密,在交通互通的基础上,核心就是要推进产业互融。

在产业禀赋上,杭甬术业有专攻。杭州是浙江的航空中心,主打科创互联网软实力,而宁波是全省的海运枢纽,聚焦石化制造业硬支撑,“金扁担”绍兴选择人工智能、集成电路软硬两手抓,一边跟着杭州合力发展临空经济,一边携手宁波沿港出海,争取双边赋能。

去年3月,绍兴在全省率先出台《绍兴市融杭发展规划》,今年两会则要求持续深化,推进杭绍临空经济示范区绍兴片区建设,打造诸暨G60创新港、杭州湾南岸产业创新带、环杭州湾集成电路集群等空间板块。从空间板块不难看出,集中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和临空经济等产业。当下,杭州正全力打造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浙江正加快培育集成电路和人工智能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绍兴跟上了节奏。

强强联手,塑产业高地,杭州都市圈要拓展,大家都把目光锁定在经济增长上崭露头角的绍兴,借助绍兴“金扁担”,杭州、宁波才能联系得更紧密,如何在合作中实现“1+1〉2”,绍兴路径已绘就,但业绩还是要“实干实绩论英雄”。


文章高级搜索
 
信用报告 信用修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10-56200836

13240083111

在线客服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