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春日,丹阳社区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信用赋能,环保也能“赚”起来!”活动。这不仅是一场关于环保的挑战,更是一次社区居民携手共建美好家园的生动实践。通过趣味游戏与信用积分的完美结合,居民们在欢声笑语中学会了有害垃圾的正确分类,同时也为自己的信用账户增添了满满的正能量。
游戏化分类,居民争当“环保达人”
活动现场,两大趣味游戏吸引了众多居民的目光。首先是“分类卡片配对”游戏,参与者需要从众多卡片中找出有害垃圾,并将其与正确的分类桶配对。“过期药片是有害垃圾!荧光灯管要单独回收!”活动现场,居民们手持印有垃圾图案的卡牌,争分夺秒进行配对挑战。70岁的李阿姨首次参与便成功配对5张卡牌,她感慨道:“以前总觉得废电池随手一丢没事,今天才知道一颗电池能污染一平方米土壤!”志愿者还现场揭秘“冷知识”:“指甲油含化学溶剂,乱扔可能污染土壤50年!”
紧接着,“垃圾投篮”游戏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杀虫剂——进有害桶!废手机——电子废弃物回收!”居民们化身“环保射手”,将标有垃圾名称的沙包投入对应分类桶。投中率最高的王先生一家赢得满堂喝彩:“边玩边学,孩子现在比大人记得还清楚!”现场还设置了“错误警示音”,一旦误投其他垃圾桶,立即触发科普提示,趣味与教育并存。
电池、灯管、过期药品、油漆桶……这些生活中常见的有害垃圾,通过游戏的形式变得生动易懂。居民们纷纷表示,这种互动方式不仅有趣,还让他们轻松掌握了有害垃圾的分类知识。
志愿行动暖人心,信用积分兑换好礼
除了趣味游戏,活动现场还有一群热心的志愿者担任“分类指导员”,他们主动帮助邻居辨别有害垃圾,耐心解答居民的疑问,用自己的行动传递环保理念。通过参与志愿活动,居民们不仅为社区的环保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还累计了信用积分,这些积分可以兑换生活好物,如环保购物袋、分类垃圾桶、绿植盆栽等。真正实现了“环保信用双丰收”。
丹阳社区“信用赋能,环保也能“赚”起来!”活动虽然已经圆满落幕,但居民们的环保热情依然高涨。这次活动不仅让居民们学会了有害垃圾的正确分类,更通过信用积分激励机制,让环保行为成为一种习惯。让我们一起为环保加分,为信用添彩,让环保“信用值”成为文明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