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乡村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信用体系对深化农村改革、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苏州市吴江区在汾湖高新区大长港村试点建设“信用村”,以志愿服务为抓手,探索开展“信用+志愿”系列主题活动,充分激发党员、群众共同参与乡村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乡村治理效能显著提升。
建设信用村,组织引领是保障,信用评定是基础。自成功创建苏州市特色康居村以来,大长港村进一步探索信用赋能乡村治理。成立了以党总支书记为组长、村两委成员为组员的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选取党性强、威望高的党员、群众组成了村级信用议事会。
以志愿服务为切入点,大长港村将“爱国爱党,遵纪守法”“美丽乡村,生态宜居”“家庭美德,移风易俗”“公益慈善,乐于奉献”“共建共享,全民健康”“发展经济,兴业致富”等全面纳入信用体系建设,形成信用评价指标,制定并通过了《大长港自然村信用积分管理考核标准》,定期开展信用积分评价认定。
“信用村”试点建设以来,大长港村坚持“党员带群众、干部带村民”,成立多支志愿服务队伍,定期开展志愿服务。为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大长港村坚持“有志愿服务必有积分”。在前期搜集民意的基础上,确定积分兑换的物品清单,为村民发放积分卡,并增设诚信积分兑换机供村民挑选物品。目前,全村已有31户村民参与积分兑物活动,村民乡村参与基层治理率近60%。
以“信用村”建设为契机,大长港村还将持续探索将诚信积分与美丽庭院、文明家庭、五好家庭、村级福利待遇等评选评定挂钩,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