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举行了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系统启用仪式,标志着该局智慧市场监管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标志性进展,为推进市场监管智慧化、信息化建设,提升企业信用监管精准性和科学性提供了重要支撑和保障。
据悉,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系统立足于市场监管职能,以信用风险为导向,通过汇数据、建模型、搭平台、促应用、推共享等规范化程序,优化配置监管资源,推动实现差异监管、精准监管、智慧监管。珠海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系统的启用,有助于构建统一的市场监管大数据中心,夯实企业信用风险分类基础。系统按照“能归尽归、能用则用,先易后难、先内部后外部”的原则,采取定期推送、部门提供、人工录入等方式,对各部门数据进行统一归集,截至目前,已经收集、清洗、校验市、区两级共72个部门的登记注册、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抽查检查、列异列严、消费维权、知识产权、红黑名单等各类涉企数据3894万条,并按照“一户一档”原则,将归集到的所有涉企数据分别记于相应企业名下,构建统一的市场监管大数据中心。
另一方面,系统通过建立通用指标体系,科学评定企业信用风险分类。具体而言,系统将运用各类涉企信息,结合珠海市实际,科学确定企业信用风险指标体系。从企业属性、登记许可、年报公示、合规信息、舆情关联、关联企业、经营能力等方面拓展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指标体系内容,收集并细化指标项,目前指标已细化为7个一级指标,38个二级指标,75个三级指标,建立适用于全部企业、贯穿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通用分类指标体系,并持续优化完善,使之与监管实际相适应。
与此同时,系统通过信息化技术保障,智能化管理全过程。系统以信息化手段动态维护指标体系,实现企业智能记分和自动评价,将企业划分为A(低风险)、B(一般风险)、C(较高风险)、D(高风险)四种类型,截至目前,全市18.4万户企业信用风险从低到高占比分别为41.38%、36.42%、17.9%、4.3%。企业信用等级分类结果推送至双随机抽查系统,形成业务闭环。系统还通过大屏展现、AI报表等方式宏观呈现区域、行业等企业信用风险分布状况,多维度呈现监管工作全局态势,为实现监管的监管和辅助领导决策提供支撑。
珠海市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系统上线后,可以强化信用风险分类结果的应用,帮助我们实现差异监管和精准监管。”他表示,“系统会把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推送给‘双随机、一公开’系统,辅助我们制定抽查检查任务,依法严管,既保证必要的抽查覆盖面和监管效果,又防止任意检查和执法扰民。”启动仪式后,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现场利用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的结果,开展了“双随机、一公开”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