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信用公共服务平台

德州深入推进信用风险分类监管模式 企业信用成为受检“标尺”

发布时间:2021-06-10|来源:中国企业信用公共服务平台    

  

5月26日,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看到一组“一升一降”的数字:在今年即将开展的“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计划中,对信用高风险企业抽查比例从去年的90.5%提高至100%,对信用低风险企业抽查比例由去年的2.4%下降至1.2%。“一升一降”的背后,是我市创新探索实施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监管新模式的深入推进。

    “双随机一公开”,即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传统模式下,很难做到精准、有针对性,加之市场主体规模不断增加,监管力量很难面面俱到。

    如何让监管资源“好钢用在刀刃上”?市市场监管局通过探索实行动态评定企业信用分级分类方式,并依据信用风险分类确定企业被抽中检查的概率,成为靶向精准监管的有效途径。

    “我们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现代手段,将全市12.7万户企业自动进行赋分,根据不同得分区间,按风险等级由低到高划分为A、B、C、D、E五类。”市市场监管局信用监督科科长王华说。

    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时,对信用风险低的企业大幅降低抽查比例,减少抽查频次,即便被随机抽中,也可采取书面检查、网络监测等非现场检查措施;对信用风险高的企业抽查比例则提高至100%,同时列入专项整治重点监管对象,有力推动形成“对守法者无事不扰,对违法者利剑高悬”的监管局面。该制度下,还将按照风险程度对企业实行预警提示,对风险行为早发现、早提醒、早处置。

    眼下,这一实践已经在多方面显现监管成效:抽查主体少了,发现问题多了,进门次数少了,服务效能高了,企业真正享受到了“放管服”改革的红利。亲疏有别、权力寻租等问题也得以杜绝,“守信激励、失信受限”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中成为共识。

    “‘信用风险+双随机’的模式既保证了必要的抽查覆盖面和监管效果,又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企业的影响,还缓解了基层监管力量不足的矛盾。”市市场监管局局长高秀鹏表示,随着这一制度的纵深推进,将进一步强化部门间的协作配合,最大限度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做到监管效能最大化、监管成本最优化、对市场主体干扰最小化。</pre>

                            


文章高级搜索
 
信用报告 信用修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10-56200836

13240083111

在线客服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