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本市积极推进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工作,依托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河北),实现政府部门涉企信息、企业年报和即时公示信息的统一归集、公示。目前,全市通过信用信息公示的市场主体有51万余户。
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从2014年2月上线运行。任何社会组织和个人均可通过互联网登陆信用公示系统,查询市场主体的登记信息、信用信息、资质许可等信息。通过信用公示和查询,信用好的市场主体将得到更多的信任和支持,从而获得更多的交易机会和政策扶持。信用差的市场主体将失去社会公众的信任,从而丧失交易机会。
依托信用公示系统,本市建立了经营异常名录制度。除了未及时年报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外,未及时报送即时信息、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以及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到的企业,也将被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并在公示系统上向社会公示,企业信用将受到影响。
目前,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已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企业27053户次,这些企业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授予荣誉称号等领域受到限制。
对违反《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的,依法对其实施信用约束和部门联合惩戒,并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截至目前,已有1186户企业列入严重失信企业名录。
同时,与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国土局、文明办等扎实落实部门间信用联合惩戒,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高压态势。2018年以来,累计限制失信企业40次,网店开设76次,失信被执行人登记注册377次,限制其他行为1299次。
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本市积极推进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工作,依托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河北),实现政府部门涉企信息、企业年报和即时公示信息的统一归集、公示。目前,全市通过信用信息公示的市场主体有51万余户。
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从2014年2月上线运行。任何社会组织和个人均可通过互联网登陆信用公示系统,查询市场主体的登记信息、信用信息、资质许可等信息。通过信用公示和查询,信用好的市场主体将得到更多的信任和支持,从而获得更多的交易机会和政策扶持。信用差的市场主体将失去社会公众的信任,从而丧失交易机会。
依托信用公示系统,本市建立了经营异常名录制度。除了未及时年报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外,未及时报送即时信息、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以及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到的企业,也将被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并在公示系统上向社会公示,企业信用将受到影响。
目前,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已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企业27053户次,这些企业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授予荣誉称号等领域受到限制。
对违反《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的,依法对其实施信用约束和部门联合惩戒,并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截至目前,已有1186户企业列入严重失信企业名录。
同时,与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国土局、文明办等扎实落实部门间信用联合惩戒,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高压态势。2018年以来,累计限制失信企业40次,网店开设76次,失信被执行人登记注册377次,限制其他行为1299次。